国土资源
地震
地貌
海洋
自然地理常识
西域地名
中国古代地名
人文地理常识
邯郸
上海
中国行政区划
世界地理
湖北地理
广西地理
中国宗教名胜
贵州地理
中国地理知识
地质年代
东亚名胜
地理名胜
水文
气候
环境保护
林业
自然现象
生物理论
自然生态
微生物
哺乳动物
鱼类
鸟类
动物生理
动物知识
植物
江西历史人物
东北历史人物
浙江历史人物
历史名人
外国文学家
文学家
红军人物
军事名人
经济人物
宗教人物
社科人物
查看更多
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搜索结果
热门搜索:
冲击力
勾股定理
万有引力
[单选题]
二.老子《道德经》所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暗合了《易经》的( )的思想。
[单选题]
二.下列事物中,老子认为人最重要的是()。(选一)
[单选题]
一.从老子的观点来看,下面属于“天下无道”的现象是()。(选一)
[单选题]
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这段话体现了老子()的思想。(选一)
[单选题]
二.从老子所说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的表述来看,老子主张个人的修道应当是向()求索。(选一)
[单选题]
二.“取天下常以无事”与老子()的思想相吻合。(选一)。
[单选题]
一.“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符合老子《道德经》所主张的()的思想。
[多选题]
二.下列养生行为符合老子《道德经》所讲养生之道的是()()。(选二)
[单选题]
一.老子认为“万物莫不尊()而贵()。”(选二)
[多选题]
二.老子认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反面依据在于()()()()()。(选四)
[单选题]
三.在双方“各得其所欲”的情况下,老子主张“大者宜为()。”(选一)。
[单选题]
一.“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了老子在《道德经》本章所说的()的道理。(选一)
[单选题]
二.《道德经》说:“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因此,老子认为只有()才是最可宝贵的。(选一)
[单选题]
二.老子认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的根本原因在于()。(选一)
[多选题]
一.在《道德经》本章中,老子以海纳百川的“百谷王”比喻那些明道悟道用道的统治者,而考察其是否能成为“百谷王”的标准是()和(),即从言、行这两方面来考察。(选二)
上页
1
...
9
10
11
12
13
14
...
67
下页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
京ICP备202202831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