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艺术成就: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其一、准确地把握并精心选择史料。作者先对历史人物思想性格有一个总体认识,然后对史料进行剪载取舍,组织安排,以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使之个性鲜明。如司马迁从史料中认识到李广的为人特点是“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史记•太史公自序》),然后以此为基础,对材料加以组织安排,通过“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和从“卫青击匈奴”四个典型战例中,表现李广的才能、功勋和“不遇时”的遭遇。
其二、《史记》还善于把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通过构造富于戏剧冲突的情节,以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如《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一节。这是刘邦和项羽对面较量的一个关键时刻,是历史胜负的转折关头,故事由矛盾的开端,到觥筹交错、刀光剑影、杀机重重的宴会,再到刘邦甜言蜜语,趁机溜之大吉的解围,生动地表现了项羽头脑迟钝,优寡寡断的性格。
其三、运用对比手法,烘托人物。通过对比,人物才能的大小、品格的高低、作者的褒贬不言而喻。如《李将军列传》中,多运处用对比手法,以射雕者的凶猛、程不识带兵的严明、吏士被匈奴围困时的面无人色,李蔡才能低下却被封侯等来映衬烘托李广,使这一人物形象展现出独具丰采的个性。
其四、善于运用文学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如通过李广“杀霸陵尉”、“射石设镞”、“射阔狭以饮”、“家无余财”、“善待士卒”等细节,表现李广负能使气、爱射善射,轻财爱士等性格特征。
其五、善于刻划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如项羽见秦始皇南巡渡江时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项羽本纪》),而刘邦见此景,则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清代王鸣盛说:“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歆羡矣。”(《十七史商榷》),此外 ,为了让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的主要特点,作者对那些于刻划人物没有积极作用甚至有所抵触的史料,或者用简笔略写,或者转移到其他人物传记中去叙述,采用这种“本传讳之,他传发之”的“互见法”,既有助于保持历史的真实性,又有助于突出历史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