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直接致冷剂冷冻法② - 详细

直接致冷剂冷冻法②

直接致冷剂冷冻法名词解释:冷冻法海水淡化的一种(见冷冻法),主要特点是以易挥发的致冷剂与海水直接接触,在低温下吸热蒸发,使海水部分冷冻结冰。所用的致冷剂是一类不溶于水、无毒、沸点接近海水冰点的易挥发有机物。例如以正丁烷作致冷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使海水与正丁烷混合,经预冷后进入冷冻室。冷冻室内温度大约为-3℃,并维持比大气压稍低的压力。在此条件下正丁烷气化吸热,而使海水部分冷冻结冰。把冰晶与浓海水的淤浆送入分离洗涤器,洗去冰晶表面吸附的浓海水,同时把冰晶与浓海水分离开。洗净的冰晶进入融化器。冷冻室气化放出的正丁烷用压缩机压缩至1个大气压以上,再送入融化器与冰晶直接接触换热。正丁烷冷却液化,而冰晶受热融化为淡水,两者借比重不同,通过分离器分开。正丁烷循环使用。冷淡水和浓海水分别经热交换器预冷原料海水后放出。


除正丁烷之外,常用的致冷剂还有异丁烷和氟里昂等。后者化学稳定性好,无味无臭和不燃,但价格较贵。
该法可在接近常压下操作,但压缩机必须能够处理大量的蒸汽。美国和日本在六十年代曾试验以该法作海水淡化和海水浓缩制盐,但都先后因为某些技术问题而停止试验。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