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不对称电位② - 详细

不对称电位②

不对称电位名词解释:1906年M.克里默首先发现,在pH玻璃电极的玻璃膜两侧放入相同电解质溶液时,通常在插入这两个溶液中的相同电极之间有小的电位差出现,这就是不对称电位。
任何能改变玻璃膜表面组成和离子交换性质的因素都能影响不对称电位。1950L.克雷茨指出产生不对称电位最重要的原因是名词解释:(1)吸水量有所改变,制造玻璃泡时,由于燃烧而失去一些碱金属成分。(2)膨胀了的表面层失水。(3)由于机械或化学作用,膨胀了的表面层遭到破坏。(4)由于外来离子、蛋白质、表面活性物质等的吸附,氢离子交换能力受到影响。
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随时间而发生缓慢变化。就短时间的一系列测定结果来说,对特定的仪器而言,可以认为是不变的。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