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铮名词解释:中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浙江绍兴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历任上海水电勘测设计院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水电部规划设计管理局副总工程师、电力部水电总局副总工程师、水电部总工程师、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长江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及技术总负责人、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和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水电设计、建设、科研和管理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黄坛口、流溪河、东方、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锦屏、磨房沟等大中型水电站的设计工作;参加乌江渡、龚嘴、葛洲坝、凤滩、陈村等工程的审查研究工作;指导龙羊峡、东江、岩滩、二滩、龙滩、三峡等大型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著有《水工结构应力分析丛书》、《重力坝的设计和计算》、《建筑物的抗滑稳定与滑坡分析》、《水工结构分析文集》、《工程地质计算和基础处理》、《重力坝设计》等;主编《水工建筑物设计丛书》;参与主持编纂中国第一部《水工设计手册》(第一版)。曾获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国际岩土工程学会杰出贡献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