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青石斑鱼① - 详细

青石斑鱼①

青石斑鱼名词解释: 青石斑鱼,是石斑鱼科、石斑鱼属鱼类。体长椭圆形;头较大,大于体高,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7-3.3倍。头背部弧形;眶间区窄,中央微凸。眼较小,短于吻长。口大。鳃耙数8-9 16-18。前鳃盖骨后角具2-5个强锯齿,下缘光滑。鳃盖骨后缘具3扁棘。体被细小栉鳞;侧线鳞孔数49-55;纵列鳞数92-109。背鳍鳍棘部与软条部相连,无缺刻;臀鳍硬棘Ⅲ枚,软条8;腹鳍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门开口;胸鳍圆形,中央之鳍条长于上下方之鳍条;尾鳍圆形。头部及体侧之上半部呈灰褐色,腹部则呈金黄色或淡;体侧具4条暗色横斑,尾柄处亦具1条横斑,另在头颈部具一不明显之横斑。头部及体侧散布着小黄点;体侧及奇鳍常具灰白色小点。背、臀鳍软条部及尾鳍具黄缘。
青石斑鱼常栖息于沿海各地岛屿岩礁附近。一般不结成大群。性凶猛,是肉食性鱼类,有互相残食现象,尤其在稚、幼鱼阶段,个体小的常被个体大的吞食;食物以虾、蟹等甲壳类为主。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西沙群岛)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