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张仪_ - 详细

张仪_

张仪名词解释:战国时期纵横家。魏国人,于魏惠王时入秦。秦惠文王以为客卿。惠文王十年(公元前328),秦使张仪、公子华(一作公子桑)伐魏,魏献上郡15县。至此,魏河西滨洛之地尽纳入秦。是年,张仪为秦相。惠文君于十三年称王,并以次年为更元元年。更元二年,张仪与齐、楚之相在齧桑相会,返回即免相。次年,张仪相魏,目的是令魏与秦连横,助秦兼并。更元八年,魏襄王背纵约而事秦,张仪归,复相秦。十二年,为瓦解齐、楚间的纵约,张仪相于楚,使秦成功兼并楚之汉中,置汉中郡。后又归秦,赐封五邑,号武信君。张仪先后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离散东方各国之间的联盟。惠文王卒,武王立。武王素与张仪有隙,仪于武王元年(魏襄王九年,前310)离秦去魏。据《竹书纪年》,张仪于此年五月卒于魏。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