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党指向哪里 - 详细

党指向哪里,就冲向哪里

党指向哪里,就冲向哪里名词解释:雷锋在1960年1月8日和1962年2月19日两篇日记中写下的誓言。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雷锋自觉地将个人的志愿和前途完全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无条件地服从党的需要的高度思想觉悟。雷锋在日记中写道名词解释:“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决不讲价钱。”“革命需要我烧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雷锋参加工作后的短短6年时间里,从农业到工业,从南方到北方,从地方到部队,仅大的工作调动就有10多次。在工作岗位的选择上,他总是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完全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雷锋高小毕业后,乡政府原来打算把他送到县里去继续读中学,雷锋也有这种愿望。可当时农村有文化的青年太少,乡亲们都希望他能留下来。他经过思考以后,主动要求留在农村,决心当一名新时代的农民。当党号召为实现工业化而奋斗的时候,雷锋就毅然告别了山青水秀的湖南家乡,千里迢迢奔赴气候寒冷的鞍山钢铁基地。雷锋刚到鞍钢时,一心想当个炼钢工人,可组织上却分配他到洗煤车间开推土机,他很快认识到任何工作都是整个革命事业这架大机器上不可缺少的螺丝钉,于是愉快地服从了组织上的安排。当党号召青年报名参军保卫祖国时,雷锋又积极报名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新兵训练结束后,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正当他打好背包准备去报到,满心希望早日驾驶汽车为建设和保卫祖国贡献力量时,领导上又临时决定他去参加战士业余演出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他毫不犹豫地向领导表示名词解释:“服从革命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可当雷锋起早贪黑地把演出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时,领导上又因为他湖南口音太重打算换别人上场,同志们都担心会挫伤他的积极性,可他却豁达地说名词解释:“换下我来,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演出任务,做好党的宣传工作,我完全同意换。”雷锋这种无条件服从党和人民需要的思想基础何在呢?他在日记中写道名词解释:“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个人的热情和勇敢服从革命的需要,才会焕发出最大的力量。”正是由于雷锋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党的关系,才使他时时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才使他的“个人志愿”与党和人民的需要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也才最终使他不仅做出了必要的“自我牺牲”,而且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这也正是雷锋“党指向哪里,就冲向哪里”的高度思想觉悟所给予我们的重要的启示。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