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抱着感恩的思想埋头苦干 - 详细

抱着感恩的思想埋头苦干

抱着感恩的思想埋头苦干名词解释:雷锋在1959年10月的日记中写下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雷锋努力干好工作的最初的思想起点和力量源泉,同时也标示出他精神升华的思想轨迹。雷锋出生在旧社会,成长在新中国,两种社会制度给了他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他饱尝了旧社会的艰辛,悲惨的童年经历,使他无比仇恨旧社会和剥削阶级;他又深切体会到新社会给他带来的幸福,使他从内心进发出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强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尽管这种觉悟还很直观、很肤浅,但作为切身的体验,对雷锋深沉、持久的感恩报恩意识的生成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在他一生中都留下了明显的痕迹,这在他的日记及诗文中有着大量的记载和反映。他在日记中写道名词解释:“党和毛主席救了我的命,是我慈祥的母亲,我想起党的恩情,恨不得立刻掏出自己的心。”“在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孤苦伶仃的穷孩子。今天,我当了家,做了国家的主人,得到了自由和幸福,内心是何等的感激党和毛主席啊!我时刻都想掏出自己的心,献给伟大的党。”“伟大的党啊——我慈祥的母亲,是您把我从虎口中拯救出来,抚育我成长。敬爱的党——我慈祥的母亲,我只有以实际行动来感恩。”雷锋一生的一个重要思想特点,就在于他始终不忘旧社会的苦和新社会的甜。他把感恩于社会主义,报恩于共产党的强烈情感,毫无保留地倾注于工作中,焕发出了极大的工作热忱和劳动积极性,这对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业绩,无疑是起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他干好工作的最初的力量源泉。这是雷锋在其思想进步、精神升华过程中,极富个性的最初生长点。这也是他那一代人中的许许多多先进模范人物曾共同经过的思想历程,因而又具有时代的特征。当然,感恩报恩意识并不是高度自觉的共产主义思想,雷锋也没有让自己的觉悟水平滞留于此。雷锋在写下这句话的那篇日记中,就已经对感恩报恩意识的局限性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在党的教育下,通过理论武装——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践锻炼——把对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落实在平凡的工作中;社会熏陶——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良好的社会风气、英雄模范人物的示范和激励,终于使雷锋从一个对党对社会主义感恩戴德的苦孩子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工作中,他不再仅仅满足于个人“埋头苦干”,而是自觉地将自己置于集体之中,感染和带动周围的同志共同前进;他不再仅仅满足于个人志向的实现,而是服从党和人民的需要,干一行爱一行,甘当革命的螺丝钉;他不再仅仅满足于踏踏实实地工作,而是带着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苦练过硬本领;他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而是不计名利,不讲价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雷锋在从自发到自觉、由感性到理性的自我思想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感恩报恩意识的升华与超越。对雷锋这一思想进步和精神升华过程的探寻,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共产主义思想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和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由此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