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哈德:
女,德国生物学家。1942年生于德国马格德堡。1968年毕业于杜宾根大学,197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曾任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项目组长,普朗克发育生物研究所所长。克里斯蒂安娜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主要是在发育遗传学方面,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
从1973年起,克里斯蒂安娜不断地改变着她的研究兴趣和研究领域。从噬菌体的研究到移植和再生实验,师从过许多著名科学家。后来,她对瑞士巴塞尔生物研究中心瓦尔特·格林教授的果蝇实验产生了强烈兴趣。
1979年克里斯蒂安娜和埃里克·维施豪斯无意中走到了一起。两人在互不知道的情况下都申请了位于海德堡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心的奖学金。后来,两人研究一个共同的课题并完成了学术论文:《变异、细胞的数量和极限》,这篇论文1980年10月30日发表于《自然》杂志上。正是这篇文章在15年后为两位研究者带来了诺贝尔奖的桂冠。由于克里斯蒂安娜在发育遗传学方面的突出贡献,1995年10月,诺贝尔奖金评审委员会把该年度的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她和维施豪斯以及刘易斯3人。
在此之前,这位杰出女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不断地获得了多项科学奖,如1991年的阿尔贝特·拉期克奖;1992年的路易·让泰医学奖和格里戈·孟德尔遗传学奖章;1993年汉斯·克雷布斯爵士癌症研究生物化学奖;1996年法兰克福市还授予她歌德奖章和德意志大勋章。克里斯蒂安娜·尼斯莱因-福尔哈德无疑是20世纪生物学界屈指可数的巾帼英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