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道尔顿:
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化学之父。1766年9月6日生于坎伯雷,1844年在曼彻斯特过世。父亲是一位农民兼手工业者。幼年时家贫,无钱上学,加上又是一个色盲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1778年在乡村小学任教;1781年应表兄之邀到肯德尔镇任中学教师,在哲学家高夫的帮助下自修拉丁文、法文、数学和自然哲学等并开始对自然观察,记录气象数据,从此学问大有长进;1793年任曼彻斯特新学院数学和自然哲学教授;1796年任曼彻斯特文学和哲学会会员;1800年担任该会的秘书;1817年升为该会会长;1816年选为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1822年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826年,英国政府将英国皇家学会的第一枚金质奖章授予了道尔顿。
凯库勒是德国化学家。1829年9月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1896年7月13日卒于波恩。曾入吉森大学学习建筑,后在J.von李比希的影响下,改学化学,1852年获博士学位。后去巴黎深造,结识了C.-F.热拉尔。1856年在汉德堡大学任讲师。1858年任比利时根特大学化学教授。
在1850~1858年期间,有机化学处在比较混乱的状态。虽然某些化学家已提出一些概念,列出了一些结构式,但多属不真实的假设。多数化学家不能理解为什么有机化合物中竟能集合那么多碳原子。1857年凯库勒提出碳是4价的;1858年进一步提出,碳原子间可以相连成链状的学说。这就开辟了理解脂肪族化合物的途径。1865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学说:苯的结构可想像为6个链形碳原子闭合而成,于是打开了芳香族化学的大门。由于凯库勒的价键理论被应用到许多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中,19世纪中叶,不仅有机化学在理论上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并且还在德国建立起了庞大的有机化学工业,特别是染料及制药工业。凯库勒写了不少有机化学教科书(1861~1887),主要有《苯衍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教科书》、《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