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一字褒贬 - 详细

[一字褒贬]典故

[一字褒贬]典故_名词解释:也分别作“一字之褒”、“一字之贬”、“片言之贬”。儒家称《春秋》书法,寓褒贬于一字之中。例如《春秋》称“郑伯克段于鄢”,用一“克”字寄寓贬意。“克”原指“克敌”,而公叔段原是郑伯的弟弟,却视如敌国而克之,故有贬意。后用来泛指记事论人时用字措辞严格而有分寸。〔出典〕晋代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用例〕晋代范宁《谷梁集传解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