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大学士② - 详细

大学士②

大学士名词解释:官名。清初在内三院(国史、秘书、弘文)各设大学士一人,1644年(顺治元年),置满、汉大学士,不备官,兼各部尚书衔。1658年内三院更名内阁,大学士即为内阁主官。满、汉各二人,正一品,并兼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体仁、文渊、东阁)衔。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停兼尚书衔。大学士有辅臣之称,其职为“佐天子,理机务,得不时召见”,般以授大学士为拜相,通称中堂,品列皆首文班,位尊望重。汉人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且遇岁时朝会,汉员列满员下,唯光绪年间李鸿章位在满员宝鋆上。军机处成立后,内阁不再掌实权,大学士职权被军机大臣替代,大学士逐渐成为荣誉虚衔,皇帝常用以封授内外大臣,如曾国藩于1868年(同治七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1911年(宣统三年)改组内阁,别令大学士序次翰林院。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