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股票风潮名词解释:简称“橡皮风潮”。1910年(宣统二年)发生在上海的一次金融风潮。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秋,英人麦边诡称在澳大利亚有大量橡胶树,在上海设立名为“兰格志拓植公司”的“橡皮公司”,大肆招股,鼓吹经营橡皮可获厚利。上海麦加利、汇丰、花旗等外国银行亦与之勾结,承做该项股票押款。其他外商洋行也纷纷组织橡胶公司,广为招股,并在暗中掀抬股票价格,使之不断上涨。中国商人和居民竞相争购该项股票,钱庄也投以巨资收集。到1910年3月底,兰格志公司股票价格超出原价二十多倍。7月,麦边乘机将股票全部抛出,卷款潜逃;外国银行同时宣布停止受押,并追索前做押款。橡皮股票顿时猛跌不止,有卖无买,成为废纸。持票人纷纷破产,上海正元、谦余、兆康等二十余家钱庄相继倒闭。稍后,资本雄厚在各地设有分号十七处的源丰润银号也因此倒闭,影响波及外埠和外省。市面发生极大的金融恐慌,一般商人和居民受害者更多。清政府地方当局被迫两次向汇丰等外国银行借款五百五十万两,以维持上海及江南各地市面。此次风潮延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为中国近代金融史上所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