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同盟者战争 - 详细

同盟者战争

罗马征服意大利后,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意大利各民族的拉丁化和罗马化趋势日益明显。然而,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意大利人和罗马人之间还有很大的不同。同盟者在政治上没有公民权,不能参加罗马的政治活动,也不能担任罗马的官吏;在经济和军事上,他们得不到罗马士兵应得的份地和战利品,但却要为罗马提供战士。此外,随着成功的对外战争,罗马元老院又经常干预同盟者的内部事务,从而引起同盟者的强烈不满。

公元前90年,意大利中部地区的阿斯库伦城首先举起武装反抗罗马的大旗。除了埃特鲁里亚、翁布里亚等罗马附近地区以外,整个意大利特别是中部和南部意大利都卷入了暴动。起义的同盟者以科非尼姆为首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取名为“意大利”,设立元老院、执政官等类似罗马的统治机构,并自行铸造货币。罗马迅速征集18个军团前往镇压,但屡遭失败。

罗马统治者采取让步政策,对同盟者进行分化瓦解,宣布名词解释:凡未参加暴动,忠于罗马的“同盟者”将获得公民权;接着又宣布名词解释:在两个月内放下武器的暴动者可获取公民权。这一政策有效地阻止了起义的发展势头,坚定了中间力量对罗马的忠诚。埃特鲁里亚人和翁布里亚人率先取得了公民权,其他进行抵抗的意大利人也很快被镇压。公元前88年,同盟战争结束。

同盟战争之后,意大利的居民都逐渐获得了罗马公民权,变成了罗马公民。他们被分别编制在8个特里布斯内。从表面上看,罗马人获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但实质上,胜利则属于意大利人。因为他们终于取得了与罗马人平起平坐的地位。

同盟战争对于罗马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它使意大利人获取了公民权,使其成为罗马公民的一分子,从而缓和了长期以来意大利人和罗马人在公民权问题上的矛盾。同时,众多意大利人变成罗马公民,跻身于统治阶级的行列,为罗马提供了一大批新的管理者,从而使罗马的社会基础更加宽阔。此外,同盟战争也加速了意大利各地的罗马化进程,促进了罗马和意大利人的融合,为罗马意大利民族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