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公元前80年被罗马俘虏,后被卖为奴,在加普亚一所角斗士学校作角斗士。
公元前73年,加普亚角斗学校的200多名角斗士在斯巴达克的鼓动下,密谋起义,但由于计划泄露,最后只有70余名角斗士在斯巴达克的率领下逃往维苏威山。起义者推举他为首领。
对于斯巴达克起义,罗马政府最初并没有加以重视。但是,随着起义队伍的不断发展,罗马政府开始派遣克劳狄率领3000官兵前去镇压,但很快被起义军击败。
公元前72年秋后义军发展到7万人,在北越阿尔卑斯山还是转战意大利的问题上斯巴达克和克里克苏分裂,后者率3万人脱离主力,不久被罗马军消灭。斯巴达克绕过罗马,向北挺进。起义军先后击败了罗马执政官及山南高卢总督率领的政府军,成功地到达阿尔卑斯山脚下,眼看重返家乡的目标即将实现。可是,这时的斯巴达克却突然改变原来的计划,挥师南下。
元老院马上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任命克拉苏为军事统帅。克拉苏上任后,他首先在罗马东面的匹塞浓地区部署了几个军团,以阻止起义军进入罗马,并企图在这里与斯巴达克决战,一举消灭起义军。但是,斯巴达克避开罗马军的主力,继续率军南下。克拉苏闻讯后,急忙命令副将穆米乌斯率领两个军团追踪。但穆米乌斯并没有按克拉苏的指示行事,而是主动向起义军发动进攻,结果被打败。
为了挽回败局,克拉苏宣布恢复残酷的“十一抽杀律”,以整军纪。斯巴达克在屡次击败克拉苏的军队后,率大队人马奔向半岛南端,准备渡海前往西西里。因海盗背约,计划未能实现。这时,克拉苏已经从北方赶到。他在斯巴达克背后挖了一条“由海到海”的大壕沟,企图把起义军困死在意大利半岛的南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斯巴达克突破克拉苏的封锁线,准备向布隆图辛进发,从那里渡海去希腊。不料,从东方来的一支罗马军队此时已在这里登陆。斯巴达克被迫折回与克拉苏决战。起义军虽拼死奋战,最后被克拉苏打败,斯巴达克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斯巴达克起义失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名词解释:罗马奴隶社会还不具备废除奴隶制的先决条件,奴隶本身也没有提出这一任务,奴隶只求自身解放。奴隶以及参加起义的罗马社会各阶层分子的社会成分和民族成分不纯,对起义失败亦有影响,起义军没有一个联合广大被剥削群众的总纲领。
斯巴达克起义对罗马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沉重地打击了罗马的奴隶制经济。起义军在意大利半岛南征北战,到处解放奴隶,摧毁奴隶主的庄园,迫使奴隶主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经营方式。在斯巴达克起义后,集中众多的同种奴隶在一起劳动的形式逐渐减少,授产奴隶制这种剥削方式更加普遍。
同时,斯巴达克起义还强烈地震撼了罗马的统治基础,加速了罗马从共和制向元首制的过渡。
斯巴达克起义使两位镇压奴隶起义有功的军事统帅在罗马政坛上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