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令名词解释:队列队形练习的最基本的术语之一。指队列训练和日常列队练习时指挥员下达的口头命令。一般由预令和动令所组成的叫完整口令。如“齐步——走”、“第3名——出列”等等;还有只有动令无预令的口令,叫不完整口令。如“报数”、“稍息”、“解散”等。预令是指明动作的性质(动作的做法和方向)。动令是命令动作的开始,一般它不决定动作的性质。如跑步中的向后转,口令是“向后转——走”,而不是“向后转——跑”,预令“向后转”是指明了改变行进方向的性质,动令“走”只起命令向后转开始的作用。所以转向新方向后,仍按原步法行进,预令和动令是密切相关的统一体。但“报数”、“稍息”、“立正”等等只有动令无预令时,动令既决定动作性质,也是命令动作的开始。
对口令的要求是呼喊要正确。预令要清楚、洪亮,预令的长短看队伍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而定,如队伍人多或距离较远时一般拉长,相反则短些。总之,要使学员事先明确将要做什么动作。动令要短促、洪亮、有力,使学员准确地完成动作。行进间练习,下达动令时除向左转走和由1列横队变2列横队时动令落于左脚外,其余动令均落于右脚。
喊口令的基本要领名词解释:
1.发音部位要正确名词解释:喊口令要用胸音或腹音。胸音(即胸膈膜音)多用于下达短促口令,如起立、解散、报数;腹音(即由小腹向上提气的丹田音)多用于下达带拖长音的口令,如“齐步——走”、“向后转——走”等。
2.掌握好音节名词解释:喊口令要有节拍,预令和动令要分明,要喊得富有节奏,使学员能够听得清楚,完成动作协调。
3.合理控制音量大小名词解释:喊口令一般起音相对要低,由低向高拔音,如“向右看——齐”,“齐”字发音要高。合理分配音量大小,使口令清楚,省力,有助于保护嗓子。
4.突出主音名词解释:喊口令时,把重点字的音量加大。如“向后——转”要突出“后”字。指明方向的主音要突出,使学员引起重视和明确指挥员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