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垂直绳名词解释:在垂吊的绳(竿)上,用手或手和脚向上攀爬的练习。绳(竿)长4.5米左右,直径3~3.2厘米,绳为麻制,竿为竹质或木质,表面平滑,以一头拴牢于约5米高的稳固横架上,另一头离地20~30厘米。室内可利用屋梁悬挂,室外可悬挂在专制的牢固“冂”形架上,还可利用自然条件,悬挂在相应高度的粗树枝上或两树间置一横杠悬吊。
爬垂直绳(竿)一般为1人1绳(竿),有手脚并用和只用手的方法,由下向上有节奏而连贯地攀爬。手脚并用的方法有3拍法和2拍法两种,3拍法即由站立地面两手握绳成直臂悬垂开始,屈腿上提夹绳为第1拍,腿蹬直并引体为第2拍,两手依次向上换握为第3拍。2拍法即同上开始,但两手上下开握,第1拍同上,第2拍腿蹬直同时一手换握。两种方法均借用两手依次引体换握和两脚夹绳蹬伸的交替配合,使身体逐渐上升。两脚夹绳方法为绳(竿)于两腿间,两小腿用力夹紧,同时一脚用背外侧,另一脚用跟外侧夹绳,还可用两脚掌相对夹绳(竿)。只用手爬的方法为身体伸直,不依附于绳(竿),只是用两臂引体,两手轮流向上换握,使身体不断上升。身体上升一定高度后,为安全下落地面,应采取两脚夹绳,两手向下轮流换握方法逐渐下降,避免快速滑下磨破手皮或由高处跳下摔伤。为培养学生多种实用技能,应教会绳上停歇方法,方法有二名词解释:一为站式停歇,即将绳于右(左)腿上向下缠绕1圈后,一脚踩绳于另一脚背上,再使绳上部靠紧胸部,通过异侧腋下至手臂后面,身体伸直成站势;二为坐式停歇,即将绳通过一或两大腿后绕1环圈,成坐在绳环上姿势,还可将绳在两大腿上交叉绕“8”字成坐势。为进一步提高攀爬能力和上肢及肩带力量,熟练掌握爬一绳(竿)后,可练习由此一绳(竿)攀爬而上,换至相近另一绳(竿)而下。还可练习只用手爬相近的两绳(竿),以两手各握一绳(竿),交替向上攀缘,再交替换握下落。
组织爬绳(竿)练习,应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措施,除禁用快滑下和高跳下外还应注意严格组织纪律,检查绳竿安装,绳下铺放垫子,绳旁有人保护,练前活动身体,练后放松调节。教学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根据对象性别、年龄、力量和动作对身体的要求,先学手脚并用方法,再学只用手的方法;先学3拍做法,后学2拍做法;先学悬垂和夹绳方法,再学手脚配合方法。根据掌握动作熟练程度和力量增长情况,攀爬的高度由低到高,攀爬的速度由慢到快,攀爬的次数由少到多,攀爬的绳竿由单到双,还可进而练习一绳2~3人同时攀爬、负重攀爬、组织游戏、比赛、测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