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全国游泳锦标赛 - 详细

全国游泳锦标赛

全国游泳锦标赛名词解释:国家体委主办的全国性最高水平游泳比赛。每年举行1次。50年代初期,全国最高水平的比赛称为全国游泳竞赛大会。至1957年起才改称为锦标赛。但1957年至1965年,游泳与跳水同在一起比赛,所以比赛大会称为全国游泳跳水锦标赛。其中1958年和1960年又称为全国一级、健将级比赛。1967年至1971年全国比赛中断。1972年恢复比赛后,比赛称为全国游泳比赛,至1980年才又恢复称为全国游泳锦标赛,在每年的8~9月份举行。
随着游泳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员每年只参加1次大比赛,已不能适应要求,因此,国家体委决定从1974年起,每年举办2次全国性比赛名词解释:4~5月份一次称为全国春季游泳比赛(或分区赛),8~9月份一次称为全国游泳比赛。至1980年起,4月底5月初一次比赛改为全国春季游泳分级分区赛,几乎同时分3~5个赛区进行,其中一个赛区为甲级赛区(各项排全国前16名才能参赛),其余为乙级赛区;8月底一次为全国夏季游泳分区赛(乙级比赛,一般分2~3个赛区),9月份一次为全国游泳锦标赛。如当年与全运会比赛冲突,锦标赛就停办。从1988年起,4月底5月初全国春季游泳分级分区赛的甲级赛区比赛改称为全国游泳冠军赛,乙级赛区在以后又改称为达标赛,安排在冠军赛和锦标赛前进行。历年全国比赛(包括锦标赛、分级分区赛、冠军赛等)成绩见附录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