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地掷球运动的场地 - 详细

地掷球运动的场地、器材及竞赛方法

地掷球运动的场地、器材及竞赛方法名词解释: 比赛在塑胶场地或光滑的细沙土场地上进行。场地长 26.50 米、宽 4.50 米,周围有高 20 厘米的挡板,两端各有 1.50 米的拦扳。场地上划有七条横线:两端的为底线,中间的为中线,中线和底线之间分别有 4 米线(距底线 4 米)和 7 米线(距底线 7 米)各一条。
比赛用球的大球直径为 11 厘米,重 1000 克;小球直径 4 厘米,重 60

克(指塑料球)。
地掷球比赛在由 1 人(每人投 4 球)、2 人(每人投 2 球)或 3 人(每人投 2 球)组成的球队之间对抗。比赛开始前先通过抽签决定先掷球权或选择场区权。第一轮比赛开始前,裁判员将一小球放在规定位置(在对面 4 米和 7 米线间正中点处),第二轮后各轮均由胜者首先把小球投掷于中线与对面的 4 米线之间。随后,运动员把规定数量的同一颜色的大球尽量滚靠到离小球最近处。如果对方的大球已靠近小球,就要通过滚击、抛击等方法,将对方靠近小球的大球击走,并设法使自己的大球靠近小球。在规定的球抛完后,距小球最近者得 1 分,如果一方的两个球(3 个或 4 个)比对方的任何球距小球都近,则得 2 分(3 分或 4 分)。然后双方交换场地再赛,累计分先满 15 分者为胜。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