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圣母的婚礼 - 详细

圣母的婚礼

圣母的婚礼名词解释:公元十五、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画家拉斐尔早期最著名的作品。板面油画。尺寸为170×118厘米。米兰勃列拉博物馆藏。画于公元1504年。这幅画以基督教中圣母玛利亚和约瑟在教堂前举行婚礼的故事为题材绘制的。情节是这样的名词解释:传说玛利亚因圣洁美丽受到青年们的爱慕和追求。主持婚礼的主教对青年们说,谁手持树枝玛利亚就许给谁。于是青年们个个都攀折来一根树枝,但唯独约瑟手上的树枝开了花,结果主教就把玛利亚许给了约瑟。据说玛利亚和约瑟的结合是神所命定的。画面上所描绘的正是他们在主教撮合下举行婚礼的情形。玛利亚和约瑟交换了指环,旁边站着玛利亚的女伴和失望的求婚青年,他们当中有的已失望地折断了手中的树枝。玛利亚和约瑟是画中的主体,是画家着意刻划的理想中的人物,这一对青年身段很柔美,表情庄重而温存,脸上焕发着青春的喜悦,就象早晨的露珠,给人以清新纯净之感。其他青年也都很美,姿态也很优雅。人物背后的远处,矗立着一座高大庄严的穹窿形洗礼堂建筑。从洗礼堂两侧,可看到远处幽静的原野。拉裴尔在这幅画中竭力追求构图的对称和均衡。在人物构图中,以胡须苍苍的主教为中心,玛利亚和约瑟左右分立,陪伴的女友和一群求婚者排列两旁,并面向中轴,显得很均衡。圆形的洗礼堂则位于背景中央的上部,位置虽高,但基部和台阶是逐级放大的,因而仍显示出构图的平稳;并且让台阶呈放射状向下方伸延,举行婚礼的天井路面则向后方缩小而集中于神圣的洗礼堂的高处。这幅画的色彩运用是成功的,灿烂而柔和,配合着结构均衡的构图,渲染了画面的庄严、神圣而又温情的气氛。拉斐尔的这幅画是参考了他的老师泼鲁琴诺的壁画《基督授钥匙与彼得》中的技法和构图布局而绘制的,并且比这幅画的艺术水平更高,整个画面显露出拉斐尔艺术上的秀美特点。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