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廷小礼拜堂壁画名词解释:公元十五、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雕塑家和画家米开朗基罗在梵蒂冈西斯廷小礼拜堂为教皇所作的巨型壁画。这是画家平生最主要的绘画作品。壁画分《创世纪》和《末日裁判》两部分。《创世纪》取材于基督教传说,描绘了上百个雄伟的人物形象。其作画用意是利用创造宗教画的形式鞭笞基督教的神权思想,把寓意封建神权的人贬为生而有罪,让他永远伏在创世主的脚下,而对天地万物之间的永恒力量却热情地加以歌颂。《末日裁判》也取材于基督教传说,绘于西斯廷小礼拜堂正面整个祭坛墙壁上,画面将近二百平方米,构图十分宏伟。它描绘了处在各种运动中的众多人物,其中裸体人物姿态变化多端,体现了文艺复兴造型艺术的特点。画家通过这幅大型宗教壁画表达了反对教会禁欲主义思想,控诉了基督教所谓末日宣判所加在世俗人民头上的痛苦。他还运用画笔作为武器,对善恶进行了裁决,大胆地把教皇和为神权效劳的官僚画成恶人,而把作为神的儿子的基督描绘成正面人物,在他的面部深深地抹上一层人的感情,并让他在云端对世间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对于这幅宣传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壁画,教皇曾授命其他画家要把画中裸体人物身躯添画一些布条,教皇克雷门提八世索性要把这幅画全部毁掉,后来在美术学院画家们的劝阻下才免遭毒手,从而使这幅世界巨型名作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