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建筑名词解释:4~15世纪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的建筑风格。它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遗产,又吸收了阿尔美尼亚、波斯、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等国家和民族的建筑经验,而创造出的一种建筑体系。它由古典时期重视外部形式的处理转向到重视内部空间的组织;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四个甚至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方法和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型制;在教堂建筑中的中央穹顶和它四面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得名为希腊十字式;墙面、柱子、地面常用各色大理石、玻璃和粉画装饰,发券、拱脚、穹顶、脚底、柱头、檐口等部位多用几何图案或程式化的植物为石雕;壁画则多以宗教和王室故事为题材。其代表作为圣索菲亚大教堂和格拉查尼茨教堂等。拜占庭建筑是古典建筑向中世纪哥特建筑的过渡,反映了东西方建筑技术和艺术的交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