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游人题记② - 详细

游人题记②

正确答案:[]

游人题记名词解释:泛指礼佛香客或参观游人在壁画塑像上的信笔漫题。莫高窟的游人题记大量是汉文,从晚唐咸通七年(866)石弘载开始,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有少数古藏文、西夏文、回鹘文、俄文。数量最多并对壁画、塑像破坏最严重的莫过于胡刻乱写的“到此一游”。这种情况几乎遍及莫高窟所有洞窟,其数字难以统计。也有少数题记具有很高史料价值。例如西夏统治敦煌长达一百九十多年,在莫高窟修建洞窟七十六个,但是没有留下一条建窟纪年,这就为西夏洞窟的排年造成很大困难。可是第65窟有一条西夏文游人题记,专家译释为名词解释:“乙丑年五月一日,福全凉州中搜料,到沙州地城。我城圣宫沙满。为得福利,故弃二座众宫沙。我法界有情,一切皆共聚,当西方净国之深。”“乙丑年”是惠宗大安十一年(1085)。第65窟是西夏洞窟,据此题记,可证此窟当建于1085年以前,这就为西夏洞窟排年找到了重要依据。随着*藏经洞的发现,国外觊觎者以“探险”、“考古”为名,接踵而来,盗窃敦煌文物。第443窟有一条题记名词解释:“大日本京都吉川小一郎,明治四十四年十月二十日。”明治四十四年是1911年。这条题记是他觊觎敦煌文物时自己写下的一条旁证。又如第365窟有一首打油诗曰名词解释:“中华民国第十年,俄人来住千佛山,商民各界独心寒,军队保护得安然。”这首诗真实地记录了1921年敦煌人民严防由新疆流窜莫高窟的沙俄白军破坏敦煌文物的态度。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