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供养画像② - 详细

供养画像②

供养画像名词解释:出资造窟功德主为求福祈愿在所建窟内彩绘的功德主(窟主)和其家族的画像(即供养人画像)及出行图。供养人画像有名词解释:(1)集资造窟的供养人画像,出资者每人一像,像侧有题名,有的窟多达数十人,甚至上千人,如北周第428窟供养人画像多达一千二百余身。这类集资者,多为下层官吏、僧尼佛徒、乡里百姓、画工塑匠及奴婢。(2)结社合资造窟的供养人画像,出资者为“邑社”社人。这类社人多为下层僧俗官员、城乡士绅、普通百姓、下层劳动者,所造洞窟称“社窟”,出资社人每人一像,像侧有题名。如第216窟就是“邑社”社人集资建造,第205窟弥勒变亦为中唐王铁山等二十三社人合资绘制,在P.2991中亦记有平诎子等十八人在莫高窟建窟的功德记。以“社”集资造窟在中晚唐、五代、宋较为盛行,窟内所绘供养人画像亦多。(3)一人或一家出资独建洞窟,这类洞窟的供养人,将全家和与家族相关的人等,上自祖父母,下至姊妹、兄弟、妯娌、连襟、女婿、儿孙以及仆人、奴婢尽皆列绘入画,其主要供养人像多与真人等身或高于真人,并在像侧书写题名,至于奴婢仆从,则皆小于主人,捧供品、奁妆、衣物等侍列于后,无题名。这种供养人像多为盛唐以后敦煌地区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族的王公贵胄,汉族藩镇一方的节度使、刺史、高级官员和地方豪族富绅。其题名尽列官爵显位。如名词解释:盛唐第130窟题名“朝议大夫使持节都督晋昌郡诸军事守晋昌郡太守兼墨离军使赐紫金鱼袋上柱国乐庭瓌”供养像,“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一心供养”像,盛唐第148窟“弟子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守凉州左司马兼御史大夫上柱国陇西李明振一心供养”像,晚唐156窟“姪男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上柱国……大将军使持节诸军……赐紫金鱼袋淮深一心供养像”,“敕宋国河内郡太夫人广平宋氏一心供养”像,五代第98窟“故外王父前河西一十一州节度管内观察处置押蕃落支度营田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食邑二口户实口伍伯户……节授右神武将军太保河西万户侯赐紫金鱼袋上柱国南阳郡张议潮一心供养”像,“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像,“敕受汧国公主是北方大回鹘国圣天可汗……”像(此窟供养人画像有题名者多达一百六十七人),五代第61窟“故母北方大回鹘国圣天的子敕授秦国天公主陇西李……”供养像(此窟供养人画像有题名者达六十二人),第409窟回鹘王供养像,榆林窟第3窟西夏官员供养像,榆林窟第6窟蒙古贵族及夫人供养像,等等。各类供养人画像,前期多为礼佛、供佛、修功德、祈福祉,而后期尤其是晚唐以后,则多是以其画像题名,显赫家世,炫耀官位。从这些供养人画像及题名中,可窥见古代敦煌社会的政治变化、家族沉浮,以及周边民族的变迁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亦可从他们的着装上看到古代衣冠服饰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及社会状况。出行图有名词解释:(1)造窟主为显赫战功、政绩而画的率军出行图,如晚唐第156窟*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五代第100窟“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统军出行图”、榆林窟五代第12窟“瓜州刺史慕容氏出行图”等。(2)贵妇游乐出行图,如第156窟张议潮夫人*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第100窟曹议金夫人“回鹘公主出行图”、榆林窟五代第12窟“慕容氏夫人出行图”等。

晚唐第9窟女供养人史苇湘绘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