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攻战纹鉴名词解释:战国青铜容器。1935年出土于河南省汲县山彪镇,现藏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高29.5厘米,口径54.6厘米,重20公斤,可容44600毫升水。大口微敛,方沿外折,口下至腹4个兽耳衔环。腹部用错铜工艺刻画一周攻战格斗场面纹饰。画面分上、中、下三层,有各种动作人物292人,分别为格斗、射击、划船、击鼓、犒赏、送行等姿势,共分40组。这幅完整的战争图画是研究周代军事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这幅画的内容从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图通过战争来确立他们政治地位的思想意识。
水陆攻战纹鉴名词解释:战国青铜容器。1935年出土于河南省汲县山彪镇,现藏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高29.5厘米,口径54.6厘米,重20公斤,可容44600毫升水。大口微敛,方沿外折,口下至腹4个兽耳衔环。腹部用错铜工艺刻画一周攻战格斗场面纹饰。画面分上、中、下三层,有各种动作人物292人,分别为格斗、射击、划船、击鼓、犒赏、送行等姿势,共分40组。这幅完整的战争图画是研究周代军事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这幅画的内容从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图通过战争来确立他们政治地位的思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