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大方鼎名词解释:商代晚期铜礼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省安阳武官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重875公斤。腹为长方形,口上对称立耳,四足中空。耳饰虎纹、鱼纹,腹部边缘为夔纹、饕餮纹,足部饰兽面纹。腹内壁有三字铭文“司母戊”。也有人释为“后母戊”。这件大鼎是出土青铜鼎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它的铸造程序相当复杂,规模庞大,足见商代晚期青铜冶铸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空前程度。
司母戊大方鼎名词解释:商代晚期铜礼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省安阳武官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重875公斤。腹为长方形,口上对称立耳,四足中空。耳饰虎纹、鱼纹,腹部边缘为夔纹、饕餮纹,足部饰兽面纹。腹内壁有三字铭文“司母戊”。也有人释为“后母戊”。这件大鼎是出土青铜鼎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它的铸造程序相当复杂,规模庞大,足见商代晚期青铜冶铸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空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