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制片名词解释: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进行影片的制作。数字电影有三种制作方式:用计算机制作(三维动画);用数字摄影机拍摄;或者先使用胶片拍摄、然后扫描到计算机中,这三种制作方式的最终结果都是可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和DVD光盘中的数字信号,替代了不易保存、易磨损和花费较高的电影胶片。卫星、光缆甚至是邮局快件等现代化的传输方式在电影发行领域也由梦想变为现实。数字影片的输出终端可以是高质量视听享受的数字影院,也可以是家庭的电视和电脑终端,甚至是手机上。1970年代末,美国的《星球大战》在影片的部分内容中首次采取了数字化制作技术,电影数字化技术和电影在银幕上的放映、有声片的出现、彩色片的出现等一起成为电影史上的四次革命。1995年第一部用计算机图形工作站生产的纯数字电影《玩具总动员》片长77分钟,制作周期历时4年,一共动用110台计算机,耗费80万个计算机工作小时。该片由1561个镜头组成,合计76个角色、366种对象,在主角安迪的头顶上据说生有12384根头发。该片一举夺得当年美国票房收入排行榜的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