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春节 - 详细

春节

时间名词解释: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释义名词解释:春节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也叫“大年初一”。

起源名词解释:春节的来历,在中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新年定为“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习俗名词解释:贴春联、放爆竹、敲锣鼓、吃饺子、拜年

有关古诗名词解释:王安石《元日》名词解释:“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文化价值名词解释: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