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妆名词解释:古代妇女面妆的一种,据载,中国唐代由于经济高度发展,社会风气开放,故妇女的面妆也变得丰富多彩,主要有眉妆、额妆、靥妆、唇妆等四大类。
《海录碎事记》说,唐玄宗曾命画工作十眉图,十眉的名目是:“一鸳鸯眉日小山眉。
三曰五岳眉。
四曰三峰眉。
五日垂珠眉。
六曰月棱眉,又名却月眉。
七曰分梢眉。
八曰涵烟眉。
九日拂云眉,又名横烟眉。
十曰倒晕眉。
”杜甫《虢国夫人》诗:“淡扫蛾眉朝至尊”,白居易乐府《上阳白发人》:“青黛点眉眉细长”,都是咏眉黛的。
唇妆则更为繁多,仅宋人陶穀《清异录》所载的品目就近二十种,其文曰:“(唐)僖昭时,都(下)倡家竞事妆唇。
妇女以此分妍与否。
其点注之工,名字差繁。
其略有胭脂晕品、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腥腥晕、小朱龙、格双唐、眉花奴样子。
”岑参《醉戏窦美人》诗有“朱唇一点桃花殷”句,据此,则“桃花妆”也是唇妆之至于额妆和靥妆,名堂亦纷缇众多。
据《酉阳杂俎》、《事物纪原》说,有用花钿或胭脂贴抹成的月形、钱样、圆点、落梅、仙桃、黄星等等。
元稹《恨妆成》诗有“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句,温庭筠《南歌子》词有“眉间翠钿深”句,罗虬《比红儿》诗有“一抹浓红傍脸斜”句,皆咏之。
唐宇文士及《妆台记》提到桃花妆,文曰:“美人妆,面既敷粉,复以胭脂晕掌中,施之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淡者为桃花妆。
”韦庄《女冠子》词:“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李珂《酒泉子》诃:“泪胗露佻红色重当是指这种“桃花妆”。
小说《金瓶梅》说潘金莲“难描八宇湾湾柳叶,衬在腮两朵桃花”(二回),《西游记》谓西梁女国女于.“脸衬桃花瓣,垦堆金凤丝”(五十四回),当然也是。
旧时常说的脸若桃花,实与桃花妆有关,不仅仪是指肤色而言。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述安公子见一绝色女子,“只见他生得两条春山含翠的柳叶眉,一双秋水无尘的杏子眼,鼻如悬胆,唇似丹朱,莲脸生波,桃腮带靥”。
这即是面妆种种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