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报丧 - 详细

报丧

正确答案:[]
报丧名词解释:丧俗,人死后,派人将去世角悄稳通知死老的142上司和亲友,称之为报丧。
《礼记•檀弓上》曰:“父兄命赴者。
”即报丧的人,一般都是由叔伯或堂兄差遣。
宋•司马光《书仪》则云:“护丧、司书为之发书、讣告于亲戚及僚友。
后世报丧,多采取此种方法。
据《礼记•杂记上》载,讣告对象及死者的身份不同,则说法各异。
“凡讣于其君,曰:君之臣某死。
父母、妻长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
君讣于他国之君,臼:寡君不禄,敢告于执事。
夫人,日:寡小君不禄。
大子之丧,日:寡君之适子某死。
大夫讣于同国适者,曰:某不禄,讣于士,亦曰:某不禄,讣于他国之君,日:君之外臣寡大夫某死。
讣于适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
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实。
士讣于同国大夫,日:某死。
讣于士,亦曰:某死。
讣于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
讣于大夫,曰:吾子之外私某死。
讣于士,亦曰:吾子之外私某死。
”报丧之俗自周代以后历代沿袭。
纵观我国古典小说,对这习俗时有述及。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写了严监生的大人王氏死后,“第三日成服,赵氏定要披麻戴孝,两位舅爷断然不肯,道:名不正则言不顺'。
‘你此刻是姊妹了,妹妹替姐姐只带一年孝,穿细布衫,用白布孝箍。
议礼已定,报出丧去。
”《金瓶梅》第七十九回《西门庆贪欲丧命,吴月娘失偶生儿》中提及报丧之俗,有这样一段叙述:“徐先生看了手,说道:正辰时断气,合家都不犯凶煞。
请问月娘,三日大敛,择二月十六破土,三十出殡,有四七多日子面管待徐先生去了。
差人各处报丧,交牌印往何千户家去,家中披孝搭棚,俱不必细说。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却说曹操身亡,文武百官尽皆举哀;一面遣人赴世子曹丕、鄢陵侯曹彰、临淄侯曹植、萧怀侯曹熊处报丧。
众官用金棺银椁将操人殓,星夜举灵榇赴邺郡来。
”在第一百四回中,关于诸葛亮的死,后杜工部有诗叹曰:丧葬“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报丧)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于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由此可见,报丧之俗在古代之盛行。
至今,人们仍沿用这一习俗,人死后,或发讣告,或派人往各处通报死者的亲朋好友。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