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钓鱼 - 详细

[钓鱼]莫桑比亚罗非鱼

莫桑比亚罗非鱼名词解释:也称“吴郭鱼”。淡水可钓鱼的一种。罗非鱼品种之一。原产非洲莫桑比克。形似鲫鱼,灰褐色,背鳍棘部发达,体被栉鳞,杂食性,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肉味鲜美。最大个体可达0.25千克。三月龄就已性成熟。20世纪初,移殖到南洋群岛之爪哇。因其怕冷不怕热,越热吃食越多,个体越大,繁殖越快;爪哇地处赤道,水温常达40—50℃,它们生长良好,故也名“火鱼”。传入新加坡,又名“南洋鲫鱼”。1946年5月,台湾渔业者人士吴振辉、郭启彰从新加坡将13尾活火鱼带入高雄,先在宅院内水池放养观赏,仅3个月繁殖到1500余尾,只得移入大鱼池养殖。两年间,繁殖数百万尾,因饲料缺乏而分赠他人。食之,肉细嫩少刺。在台湾全省迅速推广,成为该省重要淡水养殖鱼类。为纪念吴、郭二人功绩,台湾人称之为“吴郭鱼”。1974年,此鱼由香港进入大陆,成为大陆首批养殖的罗非鱼。可用细线、小钩、蚯蚓或饭米粒,沉底钩钓取。台湾钓法钓此鱼效果最佳。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