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巴布教派② - 详细

巴布教派②

巴布教派名词解释:19世纪中叶,伊朗伊斯兰教派之一。创始人阿里·穆罕默德于1844年宣称自己是“巴布”(即“门”之义)和新时代的“先知”,故名。当时伊朗在卡加王朝统治下已沦为半殖民地,进一步加深了国内阶级矛盾,社会危机一触即发。阿里·穆罕默德对当时社会极为不满,力图通过宗教改革来改造社会。他声称伊斯兰教旧时代已结束,以他为先知的新纪元开始;提出以他写的《默示录》取代《古兰经》及其他宗教经典;宣传建立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生活幸福的社会。在否认伊斯兰教法和世俗法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有关社会与宗教改革的主张。1847年巴布被捕,该派信徒多次起义,先后遭国王军队镇压,1850年巴布被处死。此后,该派转入隐蔽斗争,并在群众中传播巴布的教义。在遭政府大规模镇压下,幸免者纷纷逃亡国外。教派内部分裂为两派,其中由米尔扎·侯赛因·阿里(又称巴哈乌拉)领导的巴哈教派,渐渐发展为另一种独立的宗教——巴哈教,在伊朗境外得到较快的传播与发展。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