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数量冲动② - 详细

数量冲动②

数量冲动名词解释:与传统体制下计划经济特征相联系的企业行为,由匈牙利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提出。
在传统体制下,计划总是保持较紧(我国叫留有缺口)。在实施计划过程中,企业碰到资源约束,通过实行强制替代,也可能完成计划,而且,如果一个部门或行业内的企业接受较紧和不太紧的计划有一个适当的分布,那么这个部门或全行业总量生产计划的完成,就可能有一个较高的概率。因而,计划就会有意保持一个适当的紧度。紧计划使得靠强制替代和其他形式强制调节的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在这个水平上碰到了资源约束,即短缺引起的“瓶颈”。
1.短缺本身会鼓励企业这样做。象其他许多相互关系中可以见到的那样,短缺也是一种恶性循环。企业作为卖者受到不耐烦的排队买者的影响,感到自己有责任把生产推进到资源约束的“瓶颈”,而同时,企业会产生一种缺乏感,感到正是相对稀缺的资源阻碍了生产增长,因而,它会作为买者,加入要求更多投入品的行列。
2.上级部门虽然没有命令企业在短期生产什么的合法权力,但他们能够非正式地对企业施加压力。
3.企业也自愿追求产量增加。因为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迟或早可转嫁给买者或国家预算,这样,即使起初边际成本的增加不能立即由边际收益的增加来补偿,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能力也是符合企业利益(包括其利润动机)的。
同紧计划相联系的这类现象,就叫作数量冲动。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