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国际市场价格② - 详细

国际市场价格②

国际市场价格名词解释:是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一定时期内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它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核心。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国家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内容,都是由抽象的社会劳动决定的。国别价值量是由该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资本主义瓦解了分散的自然经济,并把地方市场结成全国市场,随后又结成世界市场,即商品交换变成世界性交换的时候,社会劳动便具有普遍的国际性质。所以,使国民劳动具有世界劳动的价格,最主要的条件就是以国际分工为联系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国际商品价值量是由世界劳动力的平均单位决定的。这个平均的劳动单位都是在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需要的特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在以各国市场组成的世界市场上,随着商品国别价值向国际价值的转变,国际商品价值也就转化为国际生产价格,并成为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换的依据。这样,国际生产价格就成为国际商品价格变动的基础和核心。
国际生产价格=各国商品的生产成本 各国平均利润
国际市场价格以国际生产价格为基础,但还要受到商品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制约。国际市场价格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着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在某种商品的国际集散中心、国际交易所、大量进口或出口的地区、或大批成交的著名国际交易会和博览会,该商品的成交价格往往成为当时的国际市场价格。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进行价格磋商时,一般都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如茶叶贸易,一般都参照集散中心伦敦、科伦坡等地的成交价格;棉花贸易,一般都参照纽约棉花交易所的行市。有些商品暂时没有国际市场价格,如首次进入国际市场的新产品,经双方协商,可以比照性能相近的类似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作价。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