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新古典综合派 - 详细

新古典综合派(美国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综合派特征
1.理论上的综合: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起来。
2.政策上的综合:把凯恩斯主张的政府干预和古典学派的市场机制综合起来。
二、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保罗·萨缪尔森(1970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詹姆斯·托宾、罗伯特·索罗、佛朗哥·莫迪利安尼、阿瑟·奥肯、阿尔文·汉森、詹姆斯·杜森贝里等等。
理论
(一)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名词解释:既有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经济。
(二)现代收入决定论
国民收入将在总供求的均衡点上被决定,即当C+S=C+I时,国民收入被决定。C+S=C+I又被称为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等式两边消去C,均衡条件变为S=I。 当名词解释:S>I,国民收入收缩; S<I,国民收入扩张; S=I,国民收入达到均衡。
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收入决定论的修补
新古典综合派接受了凯恩斯关于需要通过国家干预才能使有效需求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的观点,把政府干预纳入了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纳入政府干预后
总供给=C+S+T
总需求=C+I+Gt
(三)经济周期与波动理论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名词解释: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 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经济周期的形成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主要有技术改良;人口和领土的动态增长;企业界自信心和活力的波动。内因是加速原理与乘数的结合。
(四)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新古典综合派对滞涨成因的解释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部门供给的异常变动造成了经济的“停滞膨胀”。
(2)微观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停滞膨胀。萨缪尔森持这种观点。财政支出结构中福利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一方面扩大了收入,使经济在萧条时期物价水平不下跌,甚至促进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无助于尽快消除失业,这样就形成了停滞膨胀。
(3)微观的市场结构特征来解释停滞膨胀。这主要是托宾和杜森伯里的看法。他认为,劳工市场上的均衡是极少见的情况,在大多数时间里,劳工市场是处于失衡状态的。这里的所谓失衡是指劳工市场上出现的过度需求和过度供给,即空位和失业的存在。从而得出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的解释。
(五)“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在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思想的基础上,新古典综合派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创新名词解释:
1.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取代凯恩斯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用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取代凯恩斯的赤字政策。
2.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重来取代凯恩斯对财政政策的偏重。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