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纸名词解释:又称“赛璐玢”(英文音译)。一种透
明度高并有光泽的纤维素薄膜。系一种
化学产品,并非用造纸机抄成的纸张。
玻璃纸的主要用途是名词解释:医药、香烟、食品
(糖果、饼干、果脯)等的外包装,也用来包
装化妆品、纺织品、精密仪表等,增进美
观,并起防潮作用。玻璃纸有无色和彩
色透明等之别,还有平板纸和卷筒纸。
平板纸的尺寸是名词解释:1000mm×1150mm,
1000mm×1200mm,900mm×1100mm,
900mm×500mm;卷筒纸的直径是
260mm。玻璃纸的特点是名词解释:充分透明,
有光泽,柔软,有伸缩性。它不透气,不
透水,不透油,密封性较好。包装物品后
可防锈,防潮,防污染。玻璃纸的纵向强
度大,而横向强度小。在其制造过程中
玻璃纸因经过塑化(亦称软化)处理(软
化剂是甘油,即丙三醇),而具有亲水性,
故能吸收水分。此外,玻璃纸上若沾水
常能产生相互粘连;受热后玻璃纸之间
会结板成“块状”;如纸中的水分蒸发掉
则引起“脆化”等。玻璃纸所用的原料,
主要是漂白的化学精制木浆或棉浆(棉
浆粕)并要求其中含有的α-纤维素达
到95%以上。玻璃纸的制法与纸张的
抄造法完全不同,而与黏胶纤维(俗称人
造丝)的生产过程基本相同。首先把木
浆(或棉浆)板放入浓度为17.5%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浸渍,使之生成了碱纤
维素。然后挤去过剩的碱液,把浆板
进行粉碎,在一定的温度下“老化”(或
陈化)。再与二硫化碳(CS2)发生化学
反应,生成纤维素黄原酸。将此生成
物溶解入稀氢氧化钠里,即得到橙黄
色的浓稠黏液(纤维素黄酸盐),简称
为纤维素黏液(Viscose)。把黏液由一
个狭长的缝道里挤出,压入凝固液(由
硫酸、硫酸钠和硫酸锌组成)浴槽中,
或者在一半浸没在凝固液浴内的旋转
鼓筒表面上浇敷,于是便形成了薄膜。
紧接着经过水洗、脱硫、漂白、固定、塑
化、干燥等一系列工序,最后成为无色
透明的玻璃纸。如果要生产彩色玻璃
纸,只需在干燥工序前,让薄膜进入一
个染色槽里染色,接下去再进行干燥
等,最后便得到色彩鲜明的玻璃纸。
如0145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