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世界的可知性 - 详细

世界的可知性(哲)

世界的可知性名词解释: 是关于对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第二方面回答的一种观点。恩格斯在阐明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后指出名词解释: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有另一个方面名词解释: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1页)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凡是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知的,就是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不仅是所有的唯物主义者,而且也包括许多唯心主义者在内,都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但是也有少数哲学家,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者是不可彻底认识的,叫做不可知论。休谟和康德就是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就肯定了客观世界是可以被反映的,即人有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所以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就是可知论。科学和实践发展充分说明名词解释: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虽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许多科学家都反对不可知论,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才彻底驳斥了不可知论,科学地解决了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