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米尔语文学名词解释:泰米尔语是印度*达罗毗荼语系中最古老的语言,其文学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存最早的文学作品《八卷诗集》和《十卷长歌》约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桑伽姆时期,故称作*桑伽姆文学。这些作品分为爱情诗和勋业诗两大类,语言古朴典雅,讲究韵律格调,其艺术成就标志着古代泰米尔语文学的发达和成熟。公元1世纪之后的数百年是伦理文学时期,流传下来18部作品,其中以*《古拉尔箴言》最为著名。这是一部关于道德、政事和爱情的双行格言诗集,为印度古代伦理哲学经典之一。公元2世纪,最早的长篇叙事史诗*《脚镯记》和*《玛妮梅格莱》相继问世。这两部作品故事连贯,可称双璧,开泰米尔语史诗文学之先河。公元6—9世纪是宗教虔诚文学时期,出现大量的宗教诗,主要作品有*湿婆神赞美诗集《提鲁牟莱》11卷和*毗湿奴神赞美诗集《圣歌四千首》。公元9—12世纪,南印度出现大量宗教史诗,称作史诗文学时期。这期间的主要作品有*印度教长诗《大往世书》和《甘班罗摩衍那》,*耆那教长诗《西瓦格辛达摩尼》和《苏拉摩尼》,以及*佛教长诗《宫达拉凯茜》等,其中以《甘班罗摩衍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公元13—17世纪,泰米尔语文学创作处于低潮,注释古籍之风盛行,故称作注释家时期。公元18、19世纪是泰米尔语散文文学发端时期。在西方文学影响下,魏达纳雅卡姆·比莱于1876年创作了第一部泰米尔语长篇小说《比拉达巴·牟达里亚尔传奇》。稍后,V.V.S.艾耶尔(1881—1925)的短篇小说集《孟凯亚尔·卡罗西的爱情》问世。他被誉为泰米尔语短篇小说文学之父。20世纪初,泰米尔语文学进入复兴时期。随着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高涨,泰米尔语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爱国诗人巴拉蒂(1882—1921)的诗歌格调清新,洋溢着革命激情。小说家卡尔基以现实社会或历史事件为题材进行创作,其长篇代表作有《涛声》、《巴尔底班之梦》和《伯因妮之子》等。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是普杜迈·毕丹(1906—1948),其作品短小精悍,题材广泛,思想深刻。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家和作品。阿基兰(1922—?)的长短篇小说多以细腻笔触描绘现实生活,作品颇富人情味,具有艺术魅力,代表作有小说《美人灯》、《画中女》等。巴拉蒂达桑(1881—1964)被誉为革命诗人,其诗作充满着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挑战精神。此外,穆瓦博士、贾亚甘丹(1934—)、嘉纳基拉曼(1921—)等人的作品也深受读者欢迎。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的泰米尔语作家也为泰米尔语文学的发展作出过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