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茨坦公告》,是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简称《波茨坦公告》或《波茨坦宣言》。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波茨坦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名词解释: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在上述目的达到、成立和平责任政府后,盟国占领军立即撤退。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军投降。
日本被迫接受名词解释: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投落了两枚原子弹,[3] 日本昭和天皇裕仁通过瑞典及瑞士政府向中、美、英、苏四国照会接受波茨坦公告。重庆时间1945年8月15日7时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同时宣布已接受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