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古巴的 - 详细

古巴的“形式教育”

古巴的“形式教育”名词解释:近年来,古巴十分重视学校的“形式教育”,把它看成是古巴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1984年公布的题为《古巴教育部1984—1985学年的主要任务》的文件中,也明确规定“要坚持进行形式教育”。“形式教育”实际上是指品行、风纪教育,文明行为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定社会的人总要不断给自己规定一些行为准则,培养一定行为习惯,并使这种行为习惯符合该社会的行为准则,使自己成为有教养的人,这就是进行“形式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古巴为了培养一代新人,要求和谐地、多方面地发展新人的个性。在评价教育质量的时候,要求学生不仅在学业上获得好成绩,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好的行为、信仰和习惯。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名词解释:首先是习惯的培养,包括讲卫生、讲礼貌、尊重别人……其次是感情的培养,包括团结友爱、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爱护社会财物、崇敬祖国的英雄和烈士……最后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培养。这三者是构成未来社会中一代新人十分重要的行为基础,必须从小抓起。幼婴时期主要由父母负责,在学校则必须先抓好教室里的形式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名词解释:(1)要让学生明了学习是一种社会责任,用心听讲是学生最起码的行为准则。上课不能随便说话,必须讲话时,应得到教师的允许。(2)要保持教室整洁,尊重值日同学的劳动。(3)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对老师必须有礼貌。(4)在任何场合,都要谨慎、文雅、言行得体。(5)要爱护公共财产,如图书、仪器、课桌等等,使学生懂得,损坏公物是很不道德的行为。古巴的形式教育的准则不是强加于人的。因此,在方法上,首先,教师要使学生深刻理解必须这样做的道理。同时,教师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以身作则,时时事事成为学生的表率。其次,在学校的各种不同场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大力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行为方式要求自己,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并使学生集体成为学生行为方式的公正评价者,批评错误行为,表彰好人好事。再次,学校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组织。因为,组织不健全,学校就会出现混乱,就会有人玩忽职守,就不可能使形式教育取得应有的效果。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