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被害人宽恕② - 详细

被害人宽恕②

被害人宽恕名词解释:犯罪行为发生之后,被害人对该行为表示宽恕,认可及与犯罪人的和解。英美法系中关于刑事责任认定的一个原则。亦称被害人事后同意。在一般情况下,被害人的事后同意,不能作为免除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理由。这也就是说,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不能因被害人的宽恕而消除。被害人也无权对侵犯全社会的犯罪行为进行宽恕。但是,法律并不能绝对排除被害人的宽恕。在美国有的州的法律规定,对一些很轻微的犯罪,如其性质只是对私人利益的侵犯,可允许在加害人作出赔偿的前提下,将被害人宽恕作为免予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理由。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7条规定名词解释:“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也表明了对轻微犯罪行为,允许被害人以和解或撤回自诉的方式表示宽恕。但是,作为司法机关必须考察被害人的宽恕表示是否出于自主和自愿。被害人在受控制或欺诈状态下作出的宽恕表示应视为无效。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