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被害人有罪性② - 详细

被害人有罪性②

被害人有罪性名词解释:被害人对加害人实施侵害自己的犯罪行为负有一定的罪责,其行为对犯罪的发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被害人的有罪性高低,与加害人的罪过大小成反比关系。被害人有罪性程度愈低,加害人的有罪性程度就愈高;反之也一样。根据被害人有无罪过这一标准分类,被害人有罪过是其中一类。有罪过的被害人中有三种情况名词解释:①罪过小于加害人的被害人;②罪过等同于加害人的被害人;③罪过大于加害人的被害人。被害人有罪过就是有罪性。尤其是在暴力犯罪和诈骗犯罪中有些被害人的有罪性表现较为明显。例如,为了获取不义之财而被犯罪人诈骗;首先挑起冲突,并无理纠缠致伤他人,结果又被他人致残;诬陷他人招致被他人伤害等。在这些场合,被害人本身有一定罪过,甚至就是犯罪人,他们对自己后来被害应负一定责任。所以,被害人的有罪性往往是招致自己被害的内在因素,也即犯罪人决意实施犯罪行为的外部诱因。在刑事审判实践中,被害人的有罪性是对加害人(犯罪人)量刑时从轻处罚的条件之一。如果被害人的有罪性高并触犯了刑法,同样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