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自救名词解释:正处于或者已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在孤立无援的境况下,为摆脱犯罪人的侵害,尽可能地减少财产损失与身心伤害,有效地协助警方破案和缉拿罪犯,所采取的各种自我保护与救护的措施。被害人自救的措施,依犯罪行为发生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一般是按照犯罪行为对被害人正在实施侵害和侵害行为已经完成的两个阶段予以设置。在犯罪人正在实施犯罪侵害时期,被害人自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摆脱犯罪人的侵害或者尽可能将犯罪侵害的人身与财物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为此应当采取的方法,是根据侵害双方的体能状况而选择反抗与逃避的方案,如果反抗与逃避不成,则应采取灵活机智的拖延战术、攻心战术和令罪犯欲害不能的诓骗战术(如在性犯罪中诱使罪犯早泄、阳萎等)。如果处在绑架、非法拘禁和冤狱的特殊被害境地,则应沉着冷静,充分体现出人的尊严与自信。对绑架者应晓之以理,并给予适度的宽容与尊重,避免绑架者恶性升级和铤而走险。对非法拘禁和监狱管理者,应诚恳叙说原委,并通过合法或其他渠道向有关部门予以申诉与控告,切忌丧失信心。在犯罪人对被害人实施侵害行为完毕后,被害人的自救目标是如何获取证据,以便有效地协助警方揭露和惩罚罪犯,从而使自己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损失的财产获得补偿。具体自救措施是名词解释:获取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罪证;牢记犯罪人的身材体貌特征;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正确地对待被害,控制情感,坚强地生活,切忌有轻生念头与举动。此外,如果被害人的人身伤害严重,可以采取打电话的方式,请求医疗机构予以治疗救护。被害人的自救行为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被害人自我保护方法。在犯罪行为日益严重且警力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被害人的自救技术和自救能力,亦是值得研究的现实性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