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新生活② - 详细

新生活②

新生活名词解释:五四时期著名的小型通俗刊物(32开本小册子),创刊于1919年8月,由北京新生活社出版,每星期日发行。编辑李辛白(笔名姜素)是北京大学出版部主任。这个通俗刊物是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把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扩大到民间去的有益尝试。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都曾为其撰稿,李大钊在该刊上发表的文章多达60余篇。《新生活》的宗旨是“希望四万万国民,睡到五更半夜,摸一摸心想一想,打算一打算,在这欧战告终皇帝将绝种的新世界新潮流中,何以谋个人的生活?社会的生活?国家的生活?”新生活有两方面的涵义。首先指新的人生观,其次说人民应争取改良自己的生活。蔡元培认为,“一个人肯日日作工,日日求学便是一个新生活的人”。高一涵的文章从几件小事谈起,批判了封建礼教,提倡新道德,认为旧道德是新生活的仇敌。他说名词解释:“我们要想做新生活,第一件要事,非将这种道德观念根本打破不可。”胡适用实用主义的观点说明名词解释:“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李大钊指出名词解释:“博爱、目由、平等、牺牲是创造新生活的基础。”《新生活》的另一主要内容是反对军阀官僚,要求民主权利,反对封建礼教,破除迷信,宣传科学思想。“随感录”专栏作为经常的揭露和批判旧思想、旧道德的园地,着重批判了封建主义关于鬼、神、天道等谬论。《新生活》所有的文章都是用白话文写的,每期都有一两篇讲演体裁的论文,可以用作通俗讲演的稿子。该刊还做了两件别出心裁的事。其一是利用庆祝春节的机会征集新春联,批判旧的对联,借此宣传新思想,新道德。例如名词解释:“自由平等而外无幸福,牺牲博爱之中有报酬”、“总得有真少年的精神,切莫做古人物的奴隶。”另一件事就是在讲解注音符号时候,顺便进行政治和伦理宣传。例如“文明幸福,不是没有知识的人所能‘享’受的”;“夫死妻‘守’寡,为什么妻死夫不‘守’鳏呢?”《新生活》的读者对象是“平民”,颇受大众欢迎。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