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燃气 - 详细

燃气

名词 解释 
物理性爆炸 是指由物理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而引起的爆炸。 
化学性爆炸 是指由化学变化即生成新物质的变化而引起的爆炸。 
燃具的热效率 燃气通过燃具进行燃烧时,其热能利用的程度,称为燃具的热效率,即燃气的有效利用热量占燃气总放热量的百分数。 
回火 火焰缩回燃烧器内部而熄灭的现象。 
脱火 火焰飞离燃烧器头部而熄灭的现象。 
火焰稳定 主要是指不回火,也不离焰、脱火。 
无焰燃烧 是指燃气进入燃烧器之前就预先混入全部所需空气(即燃烧时不需从火焰周围向火焰区供空气)的一种燃烧。 
大气式燃烧 天然气在进入燃烧器燃烧之前,已预先混入部分空气(称一次空气),其余所需的空气靠扩散供给(称二次空气)的燃烧称为大气式燃烧。 
扩散式燃烧 在天然气进入燃烧器之前不预先混入空气的情况下,空气过剩系数∝=0。此时,燃烧所需的空气靠空气扩散这种燃烧称为扩散式燃烧,是一种很原始的燃烧方式。 
爆炸 均相的燃气—空气混合物在密闭的容器内局部着火时,由于燃烧反应的传热和高温燃烧产物的热膨胀,容器内的压力急剧增加,从而压缩未燃的混合气体,使未燃气体处于绝热压缩状态,当未燃气体达到着火温度时,容器内的全部混合物就在一瞬间完全燃尽,容器内的压力猛然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爆炸。 
火焰传播速度 火焰垂直于燃烧焰面向未燃气体方向传播的速度叫火焰传播速度,火焰传播速度也称燃烧速度。 
调节比 燃具的最小热负荷与最大热负荷之比。 
热负荷 燃具每小时将燃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热负荷,热负荷是燃具最基本的性能参数。 
过剩空气系数(a) 实际供给的空气量V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V0,即a=V/V0 通常a>1。在工业设备中,a一般控制在1.05~1.2;在民用燃具中a一般控制在1.3~1.8。
理论空气需要量 指每立方米(或公斤)燃气按燃烧反应计量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的空气量。理论空气需要量也是燃气完全燃烧所需的最小空气量。 
用户引入管 将燃气从分配管引到用户室内管道引入口处总阀门前的管道。 
城市燃气分配管道 在供气区域内,将燃气分配给工业企业用户、公共建筑用户和居民用户的燃气管道。 
城市燃气管网的四级系统 分为一、二、三和多个系统 (1)一级系统名词解释:只有一个压力等级的管网分配和燃气供给系统。一级系统只是用于小城镇供气,一般是低压的。(2)二级系统名词解释:由中压—低压两级管网组成。(3)三级系统名词解释:由高压、中压、低压三级管网组成。(4)多级系统名词解释:由超高压、高压、中压、低压管网组成。
管道输配系统 一般是由门站、输配管网、储配站、调压室以及输配系统运行服务的设施组成。 
吹扫 管道安装完成后,为防止管内的锈渣、灰尘等杂物堵塞设备和仪器,须采用压缩空气吹扫管道系统。 
K 空气压缩机是燃气管道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机械,它以电动机和内燃机作为原动机,消耗一定机械功,使空气具有相当位能,可利用压缩空气进行破路和燃气管道的试压和吹扫。 
抽空 当储气罐下降至最低限位时,此时应立即停止压缩机工资,以免继续抽排罐内燃气,使储气罐抽空形成负压而遭到破坏。平时在储罐运行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储气罐的高度,使压缩机工作与储气罐的进气与排气协调配合,特别要注意储气罐最高与最低限位的报警,避免储气罐冒顶与抽空现象发生。 
水封冒气 湿式储气罐的塔节之间靠水封进行密封,当水封遭到破坏时,则罐内煤气将从水封中冒至大气,形成漏气。形成水封破坏的主要原因有名词解释:(1)由于大风使罐体摇晃,水封遭到破坏。(2)下部塔节被卡,上部塔节在下落时造成脱封冒气。(3)地震使罐体摇晃倾斜,水封水大量泼出,引起漏气。 
水封 是用于保障安全的装置,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广泛用于燃气低压管网。 
储气罐漏气 储气罐漏气主要原因是由于罐体钢板被腐蚀造成穿孔而漏气,当发现漏气以后应根据罐体腐蚀情况进行修补。在平时保养过程中,定期进行罐体防腐处理,以避免事故发生。 
储罐的充气置换 当储罐竣工验收合格后,在投入运行前或在储罐停运待修时,均需对罐内的气体进行置换。置换的目的在于排除在储罐内形成有爆炸混合物的可能性。其置换原理就是用一种性质上截然不同的气体,替换或稀释容器中的空气或燃气,最终将容器内气体的性质完全改变过来。在实际操作中,置换气量要比被置换气量大得多,一般为被置换空间体积的3倍。燃气储罐的置换介质应用惰性气体,它即不可燃又不助燃,如氮气、二氧化碳等。 
高层建筑燃气供应 凡10层和10层以上的住宅或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它民用建筑均为高层建筑,其燃气供应称为高层建筑燃气供应。 
仪表的精度 仪表在全量程范围内的最大测量误差与量程的百分比叫仪表的基本误差,通常去掉百分号后剩下的数字表示仪表的精度。 
温标 是测量温度的标尺。 
真空度 设备内部或某处的绝对压力值小于大气压时,则它与大气压之间的差值称为真空度,也称负压。 
表压力 压力表显示的压力是表压力,是指设备内部某处的真实压力与大气压之间的差值。 
绝对压力 是以绝对真空为零点算起的压力,是指设备内部或某处的真实压力,它包括流体本身的压力,也包括大气压力。 
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公称直径 又称公称通径,是国家规定的统一尺寸系列,是国家为了设计、修理、安装和使用的方便,人为地规定的标准的直径。 
试验压力 是为了对管道进行水压试验与严密性试验而规定的压力。 
工作压力 为了管道系统的运行安全,根据管道输送介质的最高工作温度所规定的最大压力。 
公称压力 国家为了全国统一和使用方便而对管子、管件、阀件等规定的系列压力等级。 
静压精度 调压器出口压力偏离额定出口压力的数值与额定出口压力的比值。 
关闭压力 是调压器的重要技术指标,当用气负荷为零时,调节器应紧紧关闭,调压器阀后压力只能略有上升,不能超过限度。关闭调压器调节机构的出口压力就叫做关闭压力。 
调压器 任何一个阀门或节流装置,都可降低燃气压力,但要求其自动调节压力时,就需要制造一个随着压力变化自动开关阀门的设备来完成稳定压力的任务。 
计算月 全年12个月中平均日用气量最大的月,也就是不均匀系数最大的月。 
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 某一地区实际最大的小时用气量与全部用户的燃具小时额定流量之和的比值。 
临界压力 在临界温度下,使气体液化所必需的压力。 
临界温度 温度不超过某一数值时对气体进行加压即可使气体液化,而超过该温度则无论加多大压力都不能使气体液化。 
逐块组装法 就是直接在球罐基础上,逐块的将球壳板组装成球。是球罐的组装方式之一。 
环带组装法 就是在组装平台上、按上下极板、寒带、温带和赤道带分别组对,并焊接成环带,然后逐环组装成球的方法。是球罐的组装方式之一。 
过滤器 当进口压力大于0.2MPa时,过滤器的允许压力损失(上限值)为10kPa; 当调压站进口压力等于0.2MPa,过滤器允许压力损失(上限值)为5kPa;超过允许压力损失,就应对过滤器检修清洗或更换填料。
调压站运行的正常工况指标 (1) 最大进口压力名词解释:指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调压站所允许的最高进口压力值。(2) 最小进口压力名词解释:指在规定的压力范围内,调压站所允许的最低进口压力值。(3)额定出口压力名词解释:把调压站的出口压力调整到规定压力级制范围内的某一规定值,次压力值即为调压站的额定出口压力值。(4)最大出口压力值名词解释:指在规定的稳压精度范围内,所允许的最高出口压力值。(5)最小出口压力值名词解释:指在规定的稳压精度范围内,所允许的最低出口压力值。(6)稳压精度名词解释:指调压站出口压力偏离额定出口压力的压力差值与额定出口压力的比值。(7)关闭压力名词解释:当调压站流量逐渐减少,其流量等于零时,输出侧所达到的稳定的压力值。(8)额定流量名词解释:当调压站进口压力为允许最小值,出口压力为稳定精度所允许的最小值,调压站的燃气流量为额定流量。
调压站 燃气调压站是一种气体降压稳压设施,是用于稳定燃气管网压力工况的专用燃气设施。当进入调压站的压力变化,或其出口侧用气量变化时,它能自动的控制出口压力,使符合给定的压力值,并在规定的允许稳定精度范围内变化。也就是说,当用户用气量增大时,它可以自动开大,使燃气流量增加,出口压力保持不变;当用户用气量减少时,它可以自动关小,使燃气流量减少,稳定压力;当用户完全不用气时,它可以完全关闭,保证安全;若重新用气时,它又会自动开启,保证供给。总之,任何情况下,调压站总能保持供气压力稳定。 
燃烧器的配管 是指燃烧器的管接头与灶具支管之间的灶具连接管、灶前管和燃烧器连接管的配管安装。 
公用灶具 由灶体、燃烧器和配管所组成。根据灶具用途分蒸锅灶、炒菜灶、饼炉、烤炉、开水炉和西餐灶等;根据灶体结构材料分砌筑型炉灶和钢结构炉灶。 
民用灶具 是指居民家庭生活用灶具,一般有单眼灶、双眼灶、烤箱灶和热水器等。 
浮运施工法 首先在岸边把管子焊接成一定的长度,并进行压力试验和涂敷爆炸防腐绝缘层,然后拖拉下水浮运至设计确定的河面管道中心线位置,最后相管内灌水,随着灌水管子平稳的沉入道预先挖掘的沟槽内。 
顶管施工方法 是一种不开挖沟槽而敷设地下管道的方法,它是运用液压传动产生强大的推力克服土壤对管道(套管)的阻力而顶进,故称顶管法。 
围堰法 就是首先将燃气管道穿越河底(或浅滩海底)出的河流段用围堰断开,然后将隔开段的河水排尽,最后在河底进行开槽、敷管等工序,施工结束后把围堰拆除。 
不降压接线法 是指在维持原有燃气管线正常供气的条件下与新建管线相连接。 
降压接线法 是指将管道内的燃气压力降低至400~800Pa是进行施工作业的接线方法。 
压力实验 就是利用空气压缩机向燃气管道内充入压缩空气,借助空气压力来检验管道接口和材质的质密性的实验。根据检验目的又分为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1)强度试验名词解释:就是用较高的空气压力来检验管道接口(也包括管材)的致密性。(2)气密性试验名词解释:就是用空气压力来检验燃气管道的近似于输气条件下,器管材和接口的致密性。
排水器    是用于排除燃气管道中冷凝水或轻质油的配件,由凝水罐、排水装置和井室三部分组成。 
补偿器 调节管线因温度变化而伸长或缩短的配件,燃气管线上所利用的主要有波形补偿器和波纹管两种。 
无损探伤法 对于内部缺陷可以用物理的方法在不损害焊接接头完整性的条件下去发现。 
碳弧气刨及碳弧气割 是利用碳极电弧的高温,将金属局部加热到熔化状态,同时用压缩空气把熔化的金属吹掉,以对金属进行刨削或切割的一种工艺方法。 
手工电弧焊 是利用电弧放电时产生的热量,熔化焊条和焊件,从而获得牢固接头的焊接过程。 
氧气切割 是利用金属在高温(金属燃点)下与纯氧燃烧的原理而进行的切割。 
气焊 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的火焰所产生的高热熔化焊件和焊丝而进行金属连接的一种焊接方法。 
轻型井点 是沿沟槽一侧或两侧沉入深于槽底的多个针滤井点管,地上以总管连接抽水,井点管处及其附近的地下水就会降落,降落水位线形成降落漏斗形。是燃气工程中常用的排水方式之一。 
明沟排水 是把流入沟槽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包括雨水)汇集到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排出槽外。是燃气工程中常用的排水方式之一。 
天然气气田集输流程 是指从井口开始经集气、杂质分离、气体净化、计量、配气和增压等一整套工艺装置的配合及合理安排。 
吸收法 是利用吸收液对于不同气态烃具有选择吸收的能力而分离烃类的一种方法。  
双筒蓄热裂解法 是典型的重油热裂解制气方法,又称为霍尔法,这是一种鼓风加热与裂解制气交替进行的间歇法治气方式。 
加氢裂解法 是在2.0~6.0Mpa压力和700~900℃温度下将原料油于富氢气流中裂解制取燃气的方法。 
部分氧化法 指将原料油、蒸汽、氧气(或空气)混合后喷入反应器,由部分原料油燃烧而供给原料油裂解及水蒸气转化反应所需热量的油制燃烧方法。 
热裂解气 是在有水蒸气存在、温度为800~900℃的条件下是碳氢化合物裂解的方法。 
油制燃气 以石油系原料经高温裂解制得的燃气。 
残碳值 石油产品加热后形成的焦炭残留物的重量占油样重量的百分比。 
沸点 通常所说的沸点是指101325Pa压力下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露点 饱和蒸气经冷却或加压,立即处于过饱和状态,当遇到接触面和凝结核便液化成露,这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熔点 指固体蜡升温时开始融化时的温度。 
凝点 指油品丧失流动状态时的温度,通常把油品在试管里倾斜45°,经过5~10s尚不流动时的最高温度。 
自燃点 指油品在空气中无需引火,即可因氧化而开始自行着火燃烧的温度。 
燃点 在大气压力下加热油品,当油品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接触火焰时即着火燃烧,且燃烧时间不少于5s,其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闪点 指在大气压力下,油品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再接触蒸汽火焰时能闪火星的最低温度。 
粘度 评价油品流动性能的指标,用它可表征油品输送和雾化的难易程度。 
馏程 单一烃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确定的沸点值,但是对于是由及其产品来说,是各种烃的混合物,故其沸点不是一个温度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甲烷化 指含氢气和一氧化碳较高的煤气,通过合成甲烷反应转化为甲烷含量高的煤气。 
回转窑气化法 是使煤在回转的气化炉内转化为低热值煤气,一般用空气和蒸汽做气化剂。 
埃克森(Exxon)催化气化法 是以碳酸钾或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在加压流化床内进行催化气化的工艺。 
催化气化法 添加催化剂的气化方法。 
熔融床气化法 就是将煤粒和气化剂高速喷入高温的熔融于中,产生高速旋转和涡流。是煤的气化方式的一种。 
燃烧工程公司法 是由美国燃烧工程公司开发的,以干粉煤进料的两段式常压气流床气化工艺,目前正处在中试阶段,并正在开发能在0.1~1.0Mpa压力下操作的气化炉。 
普雷恩弗洛法气化工艺 是由谢尔(Shell)国际石油公司和德国克虏伯—柯柏斯(Krupp—Koppers)公司合作开发的,它是在常压K—T炉基础上,吸取了高压油气化方面的经验而开发的加压气流床煤气化工艺。 
德士古法 是以水煤浆进料的加压气流床气化方法。 
流态化现象 当流体连续地向上流动通过固体颗粒流层时,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大,创层将会呈现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固定床、流化床和气流床。 (1)固定床名词解释:在流体流速较低的情况下,固体颗粒静止不动,流体仅在颗粒间的缝隙中通过,床层高度基本上保持不变,这时的床层称为固定床。(2)流化床名词解释:当流体通过床层的速度逐渐提高至某一点时,颗粒出现松动,颗粒间孔隙增大,床层体积出现膨胀。如果再进一步提高流体速度,床层将不能维持固定床状态。此时,颗粒全部悬浮于流体中,显示出相当不规则的运动。随着流速的提高,颗粒的运动越加剧烈,床层的膨胀也随之增大,但是颗粒仍逗留在床层内而不被流体带出。床层的这种状态和液态相似称为流化床。(3)气流床名词解释:提高流体流速至超过某一点,床层已不能保持流化状态。上界面不再存在,固体颗粒分散悬浮于流体中,并开始被流体夹带而出。这是固体颗粒分散流动,与气体质点流动相类似。处于这种状态的床层称作气流床。
汽氧比 气化过程中水蒸气与氧气的耗氧比,它是控制气化温度的重要操作条件。 
气化剂温度 是指气化剂入炉前的温度。 
煤气站 以煤气发生炉为主,并包括燃料准备、煤气净化、空气鼓风和煤气排送等设施的站房称为煤气发生站,简称煤气站。 
比消耗量    为气化1kg煤所消耗的水蒸气、空气或氧气量。 
原料损失 包括带出物损失和耙出物损失。 (1) 带出物损失名词解释:原料中的碳随煤气一起带出的损失,通常用绝对干燥基的百分率表示。(2) 耙出物损失名词解释:随炉渣耙出的碳量,通常用灰渣含碳量的百分率(质量)表示。
煤气产率 1kg原料煤气化后,制的得煤气量。是对发生炉中气化过程进行评价的指标之一。 
煤气质量指标 主要是指煤气的组成和热值,是对发生炉中气化过程进行评价的指标之一。 
气化强度 为单位时间,单位发生炉横截面上所气化的原料量(Kg/m2.h),是对发生炉中气化过程进行评价的指标之一。 
扩散控制 即总反应受物理过程速度限制。 
化学动力学控制 即总反应受化学反应速度限制。 
固体干燥剂吸湿法 是采用一个或多个干燥塔进行吸附脱水。是天然气脱水方法之一。 
冷分离法 可用节流膨胀冷却或加压后冷却。是天然气脱水法之一。 (1) 膨胀冷却法名词解释:是使高压天然气通过节流膨胀及低温分离把天气中一部分水冷凝下来。(2) 加压冷冻法名词解释:将天然气加压后再进行冷却,即可脱除一部分水,这种方法适用于低压气田的天然气。
吸附法脱除凝析油 是指含油天然气通过装有某种吸附剂的吸附装置,利用吸附剂对凝析油的吸附作用,使天然气与凝析油分离。 
吸收法脱除凝析油 是用某些液体选择性的吸收气体。 
压缩法脱除凝析油 是将天然气加压,使其中要回收的烃类的分压达到操作条件下的饱和蒸汽压,是要回收的烃类凝结下来,然后再进行冷却、分离,就可以得到凝析油。 
天然气脱硫 指脱除天然气所含的凝析油,它的主要成分是C4~C8硫分,并含有少量的C3硫分以及微量的C11以上硫分的烃类。 
高温燃气脱硫法 是借助燃气在高温下与固态(微粒、颗粒等)、熔融态脱硫剂接触,把燃气中的硫化物(主要是H2S)吸收或吸附,予以除去的方法。 
钛菁钴硫酸盐脱硫法(PDS法) 指在液相催化氧化法脱硫溶液中添加钛菁钴磺酸盐作为催化剂的一种脱硫方法。 
湿法脱硫 由于一般常用的固定床干法脱硫存在着装置笨重、占地面积大、劳动强度大和生成的硫价值低等缺点,因此,工艺就转向于再生产循环液体,并能生产纯元素硫的脱硫方法。可分为氧化法、化学吸收法和物理吸收法。 (1)氧化法名词解释:借溶液中载氧体的催化作用,把被吸收的硫化氢氧化成硫磺,是溶液或得再生。(2)化学吸收法名词解释:是以稀碱液为脱硫剂与硫化氢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化合物,当富液温度升高压力降低时,该化合物即能分解,是硫化氢放出,溶液得到再生。(3)物理吸收法名词解释:常用有机溶剂,是纯物理过程当压力升高时吸收液吸收效果好,而当富液降低压力时,硫化氢即能释放出,如低温甲醇洗法等。
粗苯 从焦炉出来的荒煤气中所含的苯组烃为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半直接法生产硫酸氨 煤气在初冷却器内被冷却到30~40℃,经鼓风机加压后,在经电捕焦油器除去焦油物,然后在饱和器或酸洗塔内与硫酸母液接触而生成硫酸氨。 
间接法生产硫酸氨 经冷却后的煤气在洗氨塔内用水洗涤,将得到的洗氨水与冷凝工段的剩余氨水一起送去蒸馏,蒸出的氨气进入饱和器被硫酸吸收制成硫酸按。 
直接法生产硫酸氨 油集气管来的煤气经初步冷却到60~70℃进入电捕焦油器除去焦油雾,然后进入饱和器,煤气中的氨被硫酸吸收而生成硫酸氨。 
冷凝液水封槽 是排除初冷器中焦油和氨水,又防止空气漏入煤气中的设备。 
机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 是用于分离焦油、氨水和排除焦油渣的设备。 
横墙温度 是指燃烧室各个火道的温度,以保证焦饼饼长度方向受热均匀。 
直行温度 是指全炉机、焦侧测温火道温度。 
标准火道温度 是指机、焦侧测温火道平均温度控制值,是在规定结焦时间内保证焦饼成熟的主要温度指标,它与加热煤气种类、燃料情况及高向加热均匀性等因素有关。 
高温干馏耗热量 可以分为湿煤耗热量、干煤耗热量和相当耗热量。 (1)湿煤耗热量名词解释:1Kg湿煤干馏成焦炭所消耗的热量。(2)干煤耗热量名词解释:1Kg干煤干馏成焦炭所消耗的热量。(3)相当耗热量名词解释:当以湿煤进行高温干馏时,其中以1Kg干煤作为计算基准,这是需要供给焦炉的热量称为相当耗热量。
焦炉 是煤气厂、焦化厂用于生产煤气、焦炭和化学产品的主要设备,主要由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斜道区、炉顶区、烟道、烟囱及基础所组成。 (1) 炭化室名词解释:接受煤料,并对其进行干馏的地方。(2) 燃烧室名词解释:位于炭化室两侧,其中分成许多火道,燃起和空气在其中混合燃烧,产生的热量传给炉墙,间接加热炭化室中煤料,并对其进行高温干馏。(3) 斜道区名词解释:连通蓄热室和燃烧室的通道区域。(4) 蓄热室名词解释:作用是利用废弃的热量来预热燃烧所需的空气和煤气。
煤的干馏 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对煤进行热加工的方法。分为低温干馏、中温干馏和高温干馏。 (1)低温干馏名词解释:当煤在500~550℃温度下进行的干馏。所产生的煤气中含有大量得氢、甲烷和不饱和烃。(2)中温干馏名词解释:当煤在800~850℃下进行干馏时。通常在炭化炉中进行,故所得煤气称为炭化炉煤气。(3)高温干馏名词解释:当煤在900~1000℃下进行干馏。通常在焦炉中进行,因此也成为炼焦,所得煤气称为焦炉煤气,含氢量较高。
煤的机械强度    是指块煤的硬度(耐磨强度)、脆度(抗碎强度)和抗压强度等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 
煤的比重 指在20℃时干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 (1) 煤的真比重名词解释:指不包括孔隙体积时所测得的比重。(2) 煤的假比重名词解释:也称视比重,是指包括煤的孔隙体积时所测的得比重。(3) 煤的堆积比重名词解释:指燃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所测的得比重。
煤的发热量 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挥发分 煤在限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后,所得挥发性有机物质的产率。加热是残留下来的固体残渣称为灰渣。 
灰分 指灰分产率,它是指煤在815±10℃的温度下完全燃烧时残剩灰渣重量占煤样重量的百分比。 
管道下槽方法 (1)压绳下管法名词解释:有人工压绳法,竖井压绳法。他们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在管子两端各套一根大绳,然后用人力或借助一些工具(如撬棍、竖管、木桩等)控制,根据统一指挥,慢慢放松绳子,使管子沿着沟壁或靠着沟壁位置的滚杠缓慢平稳的滚入沟内。 (2)塔架下管法名词解释:先将管子滚至横搭在沟槽的方木(不少于两根)或圆木上,然后用挂在塔架上的导链等设备将管子吊起,在抽走方木,将管子缓慢放入沟槽中。(3)机械下管法名词解释:主要使用汽车式或履带式起重机进行下管。下管时,起重机沿沟槽方向移动,将管子吊起后,转动起重臂使管子移至沟槽上方,然后缓慢放入沟槽。起重机的位置应与沟边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沟边土壤受压过大而塌方。为了防止起吊时管子摆动,可用绳子栓住管子一端,由人拉住,随时调整其方向。*针对于炼干馏煤气
电化学腐蚀 当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由电化学作用发生腐蚀。严重的电化学腐蚀发生在埋地钢管的外壁。其原理是由于土壤各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管道本身各部分的金相组织结构不同,如晶格的缺陷及含有杂质、金属受冷热加工而变形产生内部应力,特别是钢管表面粗糙度不同等原因,使一部分金属容易电离,带正电的金属离子离开金属,而转移到土壤中,在这部分管段上,电子越来越过剩,电位越来越负;而另一部分金属不容易电离,相对来说电位较正。因此电子沿管道由容易电离的部分向不容易电离的部分流动,在这两部分金属之间的电子有得有失,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电子的金属管段成为阳极区,得到电子的这段管段成为阴极区,腐蚀电流从阴极流向阳极,然后从阳极流离管道,经土壤又回到阴极,形成回路,在作为电解质溶液的土壤中发生离子迁移,带正电的阳离子(如H+)趋向阴极,带负电的阴离子(如OH-)趋向阳极,在阳极区带正电的金属离子与土壤中的带负电的阴离子发生电化学作用,使阳极区的金属离子不断电离而受到腐蚀,使钢表面出现凹穴,以至穿孔,而阴极则保持完好。 
管道化学腐蚀 单纯由化学作用引起。金属直接和周围介质如氧、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接触发生化学作用,在金属表面上产生相应的化合物(如氧化物、硫化物等)。用金属材料构成的燃气管道上所出现的化学腐蚀,常常发生在管道内壁和外壁,因为管道输送的流体中,通常含有少量的氧和硫化物以及二氧化碳和水等,直接对管道内壁产生腐蚀。外壁的化学腐蚀依然存在,对于埋地管道而言,外壁会存在于有氧的环境中,架空敷设的管道同样会在空气中被氧化。化学腐蚀是全面的,在化学腐蚀作用下,管壁厚度是均匀减少的。 
燃气管道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按目的分有强度试验和保压试验,按长度有分段试压(一般为1km以内)和全线(竣工)试压。试验介质一般为压缩空气(长输管线在有严格安全措施情况下,亦可用天然气等工作介质试压)。 (1)试验标准名词解释: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试验压力不得小于0.1MP,试验时间为6h。(2)试验方法名词解释: a.保压试验应在被测管道覆土后进行,以减少气温变化对试验的影响; b.试验管道上应装有经较正的压力计、温度计,各测试连接部位应保证无泄漏。 c.打压时可使压力略高于试验标准2~5kPa。到压后稳压9~24h(管径越大所需稳压时间越长),以消除压缩空气热量的影响。 d.经稳压后,将管内压力调至标准试验压力后记录管压、管温及大气压力。经规定保压时间后,再记下。(3)气密性试验允许有一定的泄漏量,即允许一定的压力降。实际压力降不超过允许压力降时,则认为气密试验合格。
压缩机的负荷试车 负荷试车用压缩空气进行,在进行负荷试车的同时,也进行气密性试验,通过负荷试车,可以了解压缩机在正常工作压力下的气密性,生产能力(排气量)以及各项工作性能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因此负荷试车是决定压缩机能否投入正式生产的关键。 
流量表 用来测定某段时间内流过流体总量的仪表,没有时间概念,如燃气表。 
流量计 用来连续测定单位时间内流过多少流体容积的仪表,如转子流量计。 (1)速度式流量计名词解释:利用被测气体流过管道时的流动速度,使流量计量仪表的翼形叶轮或蜗轮(螺旋叶轮)转动,流过气体的速度大,叶轮转速高;速度小,转速低,叶轮和转速有恒定的关系,只要测得转速就能测得气体流量。(如叶轮表或燃气表)。(2)容积式流量计名词解释:被测流体不断充满一定容积的测量室,并使活塞或鼓轮、转轮等转动,每转一周有一定量的气体通过,并由计算机构累计气体充满测量室的次数,即可测出气体体积的总流量(如湿式流量计、皮囊式燃气表、腰轮表等)。
流量 流体物质(气、蒸气、水等)在单位时间内,流过输送管道截面的数量(容积或质量)。 
流量计量 是确定流体流过流量值大小的过程。 
多级压缩 所谓多级压缩就是将气体依次在若干级中压缩,并在各级之间将气体引入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多级压缩除了能降低排气温度,提高容积系数外,还能
Y 通常是指单位时间内压缩机最后一级排出的气体量换算到第一级进口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值。 
储配站燃气计量 燃气计量是储配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燃气计量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名词解释:一是计量收费,进行成本核算;二是为城市燃气调度与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储配站 储配站的主要任务是燃气储存、加压以及向城市燃气输配管网输送燃气。 
强制气化 就是人为的加热从容器内引出的液态液化石油气使其气化的方法。 
自然气化 液态液化石油气吸收本身的显热,或通过器壁吸收周围的热量而进行的气化,称为自然气化。 
容积充满度 为任一罐装温度下储罐的最大罐装容积与储罐几何容积的百分比。 
储罐的最大罐装容积 是指当液化石油气的温度达到最高工作温度时,其液相体积膨胀,恰好充满整个储罐。 
高压储气罐 高压储气罐其几何容积固定不变,而是靠改变其中燃气压力来储存燃气的,故称定容储罐。高压储气罐可以储存气态燃气,也可以储存液态燃气。根据储存的介质不同,储罐设有不同的附件,但所有的燃气储罐均设有进出口管、安全阀、压力表、人孔、梯子和平台等。 
干式储气罐 主要有外筒、沿外筒上下运动的活塞、底板及顶板组成。它不象湿式储罐那样设置水槽,故可以大大减少罐的基础负荷,这对大容积储气罐的建造是非常有利的。干式储气罐的最大问题是密封问题,也就是如何防止在固定外筒与上下活动的活塞之间产生漏气。 
湿式储罐 是在水槽内放置钟罩和塔节,钟罩和塔节随着燃气的进出而升降,并利用水封隔断内外气体来储存燃气的容器。罐的容积随燃气量而变化。 
燃气的压送 在燃气输配系统中,压缩机是用来压缩燃气,提高燃气压力或输送燃气的机器。压缩机的种类很多,按其工作原理可区分为两大类名词解释:容积型压缩机和速度型压缩机。在容积型压缩机中,气体压力的提高是由于压缩机中气体的体积被缩小,使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密度增加而形成;而在速度型压缩机中,气压的提高是由于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转化的结果,即先使气体的分子得到一个很高的速度,然后又使速度降下来,使动能转化为压力能。 
调压器的计算流量 应按调压器所承担的管网计算流量的1.2倍确定。 
调压器 燃气供应系统的压力工况是利用调压器来控制的,调压器的作用是将燃气压力降低并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运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调压站配置系数 其数值等于供气点到零点的燃气管路长度与调压站作用半径的比值。 
调压站作用半径 是指从调压站到零点的平均距。 
净现值 将项目全部存在期内每年发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差值(现金流量),按固定的预先确定的利率贴现而得到的价值。 
折现或贴现 把将来一定时间内所得收益(或应支付费用),换算成现在时刻的价值(即现值),就叫折现或贴现。 
现金流入 一个项目在某一时间内取得的收入。 
现金流出 一个项目在某一时间内支出的费用。 
运行费用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运行费用,有下列主要部分组成名词解释:折旧费(包括大修费);小修和维护管理费用;加压燃气用的电能或燃料费用。 
投资费用 (1)燃气管道的投资费用取决于管子本身的造价和建设费用。 (2)调压站、燃气储配站、压送站的造价与类型及容量有关。
计算流量 为进行变负荷管段的水力计算,可以找出一个假想不变的流量,使它产生的管段压力降与实际压力降相等。这个不变流量Q称为变负荷管道的计算流量。 Q=aQ1+Q2  Q1-途泄流量 Q2-转输流量 a-流量折算系数
节点流量 在燃气管网计算时,特别是在用计算机进行燃气环状管网水力计算时,常把途泄流量转化成节点流量来表示。这样,假设沿管线不在有流量流出,即管段中流量不再沿管线变化,它产生的管段压力降与实际压力降相等。 
转输流量 流经管段送至末端不变的流量为转输流量。 
途泄流量 在管段沿程输出的燃气流量为途泄流量。 
附加压头 由于燃气与空气的密度不同,当管段始末端存在标高差值时,在燃气管道中产生附加压头。计算室内燃气管道及地面标高变化相当大的室外或厂区的低压燃气管道,应考虑附加压头。 
燃气管道局部阻力 当燃气流经三通、弯头、变径管、阀门等管道附件时,由于几何边界的急剧改变,燃气流线的变化,必然产生额外的压力损失,称为局部压力损失。 
城市燃气分类 根据输气压力一般分为 低压燃气管道名词解释:P≤0.005MP中压B燃气管道名词解释:0.005MP<P≤0.2MP中压A燃气管道名词解释:0.2MP<P≤0.4MP次高压B燃气管道名词解释:0.4MP<P ≤0.8MP次高压A燃气管道名词解释:0.8MP<P≤1.6MP高压B燃气管道名词解释:1.6MP<P≤2.5MP高压A燃气管道名词解释:2.5MP<P≤4MP
加臭剂的要求 气味要强烈、独特、有刺激性,还应该持久且不易被其他气味所掩盖;加臭剂及其燃烧产物对人体无害;不腐蚀管线及设备;沸点不高且易于挥发,在运行条件下有足够的蒸气压;其蒸汽不溶于水和凝析液,不与燃气组分发生反应,不易被土壤吸收;价廉而不稀缺。经常使用的加臭剂是氢噻吩(THT)、乙硫醇(C2H5SH)、及三丁基硫醇(TBM)等。 
加臭 城市燃气是具有一定毒性的爆炸性气体,又是在压力下输送和使用的。由于管道及设备材质和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漏气,有引起爆炸、着火和人生中毒的危险。因此,当发生漏气时能及时被人们发觉进而消除漏气是很必要的。要求对没有臭味的燃气加臭,对于减少灾害,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水化物 如果碳氢化合物中的水分超过一定含量,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水能与液相和气相的C1、C2、C3、C4生成结晶水化物CmHn·xH2O(对于甲烷x=6~7;对于乙烷x=6;对于丙烷和异丁烷x=17)。水化物在聚集状态下是白色的结晶体,或带铁锈色。依据它的生成条件,一般水化物类似与冰或致密的雪。 
容积膨胀系数 液态碳氢化合物的容积膨胀系数很大,约比水大16倍。在灌装容器时必须考虑由温度变化引起的容积增大,留出必需的气相空间容积。 
饱和蒸气压 液态烃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就是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的液体及其蒸气处于动态平衡时蒸气所表示的绝对压力。蒸气压与密闭容器的大小与液量无关,仅取决于温度。温度升高时,蒸气压增大。 
压缩因子 当燃气压力低于1MP和温度在10~20°C时,在工程上还可以称为理想气体。当压力很高(如在天然气的长输管线中)、温度很低时,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计算所引起的误差很大。实际工程中,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引入考虑气体压缩性的压缩因子Z,可以得到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Pv=ZRT。 
相平衡常数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组成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某一组分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与混合液体蒸气压的比值,并且,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气液两相达到平衡状态时,气相中某一组分的分子成分与其液相中的分子成分的比值,同样是一个相平衡常数。工程上常利用相平衡常数计算液化石油气的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 
燃气互换性 设一燃气具以a燃气为基准进行设计和调整,由于某种原因要以s燃气置换a燃气,如果燃烧器此时不加任何调整而保证燃具正常工作,则表示s燃气可以置换a燃气,或称s燃气对a燃气而言具有“互换性”。a燃气称为“基准气”,s燃气称为“置换气”。 
爆炸浓度极限 是燃气的重要性质之一,因为当燃气和空气(或氧气)混合时,如果这两种气体达到一定比例时,就会形成具有爆炸危险的混合气体。该气体与火焰接触时,即形成爆炸。但是并非任何比例的燃气——空气混合气体都会发生爆炸,只有在燃气——空气混合气体中可燃气体的浓度在一定范围时,气体才能发生爆炸,此范围是从爆炸下限的某以最小值到爆炸上限的某一最大值。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取决于组成气体的爆炸极限及其摩尔分率。 
理论燃烧温度 如果在热平衡方程中将由于化学不完全燃烧(包括CO2和H2O的分解吸热)而损失的热量考虑再内,则所得的烟气温度称为理论燃烧温度。 
燃烧热量温度 如果不计参加反应的燃气和空气的物理热,并假设过剩空气系数为1,则所得的烟气温度称为燃烧热量温度。 
热量计温度 一定比例的燃气和空气进入炉内燃烧,它带入的热量包括两部分名词解释:其一是由燃气﹑空气带入的物理热量(燃气和空气的热焓);其二是燃气的化学热量(热值)。如果燃烧过程在绝热下进行,这两部分热量全部用于加热烟气本身,则烟气所能达到的温度称为热量计温度。 
天然气的着火温度 天然气在空气中自燃的最低温度叫天然气的着火温度 
着火温度 燃气开始燃烧时的温度。 
温度 是用来表明物体受热程度的数值。气体的温度是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总表现,它只与气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有关。 
比热 燃气得比热可以分为定压比热和定容比热。保持燃气的容积不变的吸热(或放热)过程时的比热为定容比热,保持燃气压力不变时的吸热(或放热)过程时的比热为定压比热。 
华白指数 在燃气工程中,对不同类型燃气间互换时,要考虑衡量热流量大小的特性指数。当燃烧器喷嘴前压力不变时,燃具热负荷Q与燃气热值H成正比,与燃气相对密度的平方根s1/2成反比,而H/ s1/2称为华白数。华白数是代表燃气特性的一个参数。设两种燃气的热值和密度均不相同,但只要它们的华白数相等,就能在同一燃气压力下和同一燃具上获得同一热负荷。如果其中一种燃气的华白数较另一种大,则热负荷也较另一种大。因此华白数又称热负荷指数。如果两种燃具有相同的华白数,则在互换时能使燃具保持相同的热负荷和一次空气系数。如果置换气的华白数比基准气大,则在置换时燃具热负荷将增大,而一次空气系数将减少。因此华白数是一个互换性指数。各国规定在两种燃气互换时华白数的变化不大于±5%~10%。 
低热值 单位数量的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燃烧产物和周围环境恢复至燃烧前温度,而不计其中水蒸气凝结热时所放出的热量。 
高热值 单位数量的燃气完全燃烧后,其燃烧产物和周围环境恢复至燃烧前温度,而其中的水蒸气被凝结成同温度水后被放出的全部热量。 
热值 单位数量(1kmol,iNm3或1Kg)燃气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全部热量。单位分别为KJ/Kmol、KJ/Nm3、KJ/Kg。燃气工程中常用KJ/Nm3,液化石油气有时用KJ/Kg。可以分为高热值和低热值。 
气化潜热 单位数量物质由液态变成与之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汽所吸收的热量。 
扩散系数 是物质的一种传递性质,其受温度、压强及混合物中组分浓度的影响,同一组分,当它们处于不同混合物中,其扩散系数也不一样。 
气体的临界参数 当温度不超过某一数值,对气体进行加压可以使气体液化,而在该温度以上,无论施加多大压力都不能使之液化,该温度即位气体的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下,使气体液化所需的压力称为临界压力;此时的比容称为临界比容;上述参数统称为临界参数。 
摩尔分率 燃气中各单一组分的摩尔数与燃气总摩尔数的比值,是燃气组成的表示方式之一。 
容积分率 在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燃气中各单一组分的容积与燃气总质量的比值,是燃气组成的表示方式之一。 
质量分率 燃气中各单一组分的质量与燃气总质量的比值,是燃气组成的表示方式之一。 
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 燃气中的可燃成分和(空气中的)氧气需按一定比例呈分子状态混合;参加反应的分子在碰撞时必须具有破坏旧分子和生成新分子所需的能量;具有完成反应所必需的时间。 
生物气 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在微生物作用下经生化作用产生的可燃气体,亦称沼气。其组分为甲烷和二氧化碳,还有少量氮和一氧化碳。热值约为22MJ/Nm3。 
液化石油气 以凝析气田气、石油伴生气或炼厂气为原料,经加工而得的可燃物。主要组分为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此外尚有少量戊烷及其它杂质。气态液化石油气热值为93MJ/Nm3左右;液态液化石油气热值为46MJ/Nm3左右。 
燃气 是有多种气体所组成的混合气体。由于生产燃气所用的原料及生产工艺不同,各种燃气的组成也不相同。它主要由低级烃(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氢气和一氧化碳等可燃组分,以及氨、硫化物、水蒸气、焦油、萘和灰尘等杂质所组成。 
重油制气 也可称油制气,将原料重油放入工业炉内经压力、温度及催化剂的作用,重油即裂解,生成可燃气体,副产品有粗苯和碱渣等。 
气化煤气 将其原料煤或焦碳放入工业炉(发生炉、水煤气炉等)里燃烧,并通入空气、水蒸气,使其生成以一氧化碳和氢为主的可燃气体。 
干馏 把煤放在工业炉(焦炉和武德炉等)里隔绝空气加热,使之煤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叫干馏。加热后提出可燃气经净化处理还可得到焦油、氨、粗苯等化工产品,炉内存有的是焦碳。 
液化天然气 天然气经过深冷液化,在-160℃的情况下就变成液体成为液化天然气,用液化甲烷船及专用汽车运输。 
压缩天然气 将天然气压缩增压至200kg/cm2时,天然气体积缩小200倍,并储入容器中,便于汽车运输,经济运输半径以150-200公里为妥。压缩天然气可用于民用及作为汽车清洁燃料。 
凝析气田气 含石油轻质馏分的气体。为方便运输,天然气经过加工还可形成。 
煤层气 从井下煤层抽出的矿井气。 
矿井瓦斯 开采煤炭时采集的矿井气。 
石油伴生气 伴随石油开采一块出来的气体称为石油伴生气。 
纯天然气 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气田气为纯天然气。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