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有物不尽 - 详细

有物不尽,尽物者常有(逻辑)

有物不尽,尽物者常有名词解释:《列子》关于逻辑思维能否把握道的论题之一。语出《列子·仲尼》。从对象上说,有所“指”就是有内容,“有物”,即把统一的世界分割开来加以描述。如王弼所说名词解释:“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有分则有不兼,有由则有不尽。”(《老子指略》)以名指物,总是分析地抽象出条理来把握事物,总是“不尽”(不全面)。而作为宇宙发展法则的天道则是无所不兼、无物不由的,现实世界则具体的、普遍联系的。对于这样的常道,全面联系的现实世界,名言概念是无法表达的。所以“有物不尽,尽物者常有”。这一论题连同“有意不心,无意则心同”和“有指不至,无指则皆至”,比较全面地揭示了逻辑思维的矛盾,但强调“无意”、“无指”才能“尽物”,则是玄学贵无说的观点。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