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名词解释: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史称“诸申”、“满洲”。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人口982万人(1990年)。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16世纪末创制推广满文,对发展和传承满族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历史悠久,其先民可追溯到北宋至明代的女真、隋唐的靺鞨、北朝的勿吉、汉代的挹娄,以及周代的肃慎。明代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立八旗制度,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废旧族名,改称“满洲”。崇德元年(1636年)改后金为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夺取中央政权,定都北京。满族统治阶级建立的清朝,代表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持续统治了260多年。其间,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都是很有历史贡献的杰出人物。满族重视教育,崇尚理学,善于学习,文人辈出,对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自然科学、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等,都有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