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博物院名词解释:20世纪20年代,颜惠庆、顾维钧等人要求北洋军阀政府在北京建立中华博物馆,研究自然科学、工艺品、美术、历史及各种藏品。1933年4月,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南京成立,筹备处主任为傅斯年,后由李济接任。其宗旨为名词解释:汇集数千年先民遗留之文物及灌输现代科学知识,为系统之陈列,永久之保存,借以为提倡科学研究,辅助民众教育“。其任务为”系统的调查、采集、保管、陈列,并说明一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现代工艺之材料与标本。“按规则,该院分自然、人文、工艺三馆,择定南京中山门内159亩土地为院址,并由英国退还庚款拨补建设费150万元。1936年4月15日成立理事会,推举蔡元培为理事长。6月,按建筑师徐敬直的方案开建。1937年8月,因日本军队的进攻而被迫停工,第一期工程仅完成75%,筹备处迁往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