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水利工程经济学 - 详细

水利工程经济学

第一章   绪论
1、水利工程经济评价的目的名词解释:在于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即如何以较省的投资、较快的时间获得较大的产出效益。
2、定性分析一般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两项基本内容。
3、不确定性分析包括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风险分析(概率分析)。
4一般说来,按照建设项目发展的内在规律,投资建设一个工程项目都要经过投资决策、建设实施和交付使用3个发展时期。这3个发展时期又可分为若干个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先后次序,可以进行合理的交叉,但又不能任意颠倒次序。
第二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复利计算方法
1、资金的时间价值定义名词解释:资金在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
2在工程经济分析中,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将其计算方法分为静态计算方法和动态计算方法两类。
3资金时间价值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利润形式和利息形式。通常,可以用利息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尺度。
4、利息名词解释:指占用资金所付的代价或放弃使用资金所得的补偿。
   利率名词解释:在一个计息周期内所得利息额与本金之比。
5、按是否计入利息产生的利息,利息有单利和复利之分。
6、资金等值计算的概念和资金等值定义名词解释:由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存在,使不同时间发生的资金流量不能直接进行比较,而必须对其进行时间价值的等值变换,使其具有时间可比性,这个过程称为资金等值计算。发生在不同时间,且数额不等的资金,可以具有相等的价值,即资金等值。
7、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3个,即资金数额、资金发生的时间和采用的利率。
8流入系统的货币收入叫做现金流入,对流出系统的货币支出叫做现金流出,同一时点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叫做净现金流量。
9、现金流量图(资金流程图)定义名词解释:为了直观清晰地表达某项水利工程各年投入的费用和取得的收益,并避免计算时发生错误,常用图的形式表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现金流量。
10、计算基准年和计算基准点名词解释:在工程经济分析及计算中,需要根据资金等值的原理把不同时间的投资、费用和效益都折算到同一个时间水平,然后再进行经济比较,这个时间水平年称为计算基准年。把计算基准年的年初作为资金等值的计算基准点。
11、名义年利率名词解释:指计息周期小于年,且按单利法计算出来的年利率。
实际年利率名词解释:指计息周期小于年,按复利法计算的年利率。
12、名义年利率与实际年利率的关系
设本金为P,名义年利率为r,一年中计息次数为m,名义年利率与实际年利率的换算公式为名词解释:
当m=1时,即一年计息一次,名义年利率就等于实际年利率;m>1时,即一年中多次计息,则实际年利率大于名义年利率。
 
 

第三章  水利工程经济效果评价
1根据各方投资方案之间的关系,工程方案一般可分为独立方案、互斥方案和相关方案三种决策类型。
2项目的经济效果可以用经济评价指标来反映,这些指标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名词解释:第一类是价值型指标;第二类是效率型指标;第三类是时间型指标。
3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指标称为静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评价指标称为动态评价指标。静态评价指标主要用于技术经济数据不完备和不精确的项目初选阶段,动态评价指标则用于项目最后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4、净现值(NPV)定义名词解释:是分别把项目经济寿命期内各年的效益和费用(包括投资)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到计算基准年后相减得到的值。
5、效益费用比定义名词解释:指工程方案在经济寿命期内所获得的效益与所支出的费用的比值。
6、内部收益率定义名词解释:指项目在寿命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的代数和等于零时对应的折现率。
第四章   水利工程资产与费用
1、  固定资产定义名词解释: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水工建筑物、设备及设施、工具及仪器、房屋及其他建筑物、防护林及经济林等。
2、  无形资产定义名词解释:指那些不具备实物形态,能够在生产经营和服务中较长期发挥作用的权利(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和技术(非专利、非公开技术、配方、技术资料、工艺等)。
3、  递延资产定义名词解释: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
4、  固定资产的特点名词解释:固定资产是企业或生产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基本物质条件,其本质特质主要有名词解释:
1)        使用期限较长,一般超过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
2)        能够多次参加生产过程,不改变实物形态,其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品价值中去。
3)        固定资产的用途限于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为了销售。
5、  折旧的过程名词解释:固定资产是资本性支出,有一定使用年限,其价值要在预定的试用期内逐步地、全部地摊销到产出产出成本中去,随产出的销售或服务收费(或国家补贴)的收入中得到相应的货币补偿,这种价值的转移过程称为折旧。
6、  年运行费用的定义名词解释:指水利工程运行初期和正常运行期间每年需要支出的经常性费用。包括管理费,工资福利,材料、燃料及动力费,维修养护费,观测和试验研究,补救和赔偿费,其他费用。
7、  设备的磨损分类名词解释: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有形磨损名词解释:是设备在使用(或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的磨损,亦称物质磨损或物理磨损。
生产过程中设备零件之间的摩擦、振动,零件的疲劳,元件的老化、变形等是引起设备有形磨损的主要原因,这种磨损叫做第I种有形磨损。自然力的作用是造成有形磨损的另一个原因,即使设备在闲置的状态下,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光、热、湿、温、风等因素,而使设备锈蚀、老化、风华、腐蚀等,因此而产生的磨损,使设备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失去使用价值,这称为第Ⅱ种有形磨损。
无形磨损名词解释:是指固定资本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价值损失,又叫经济磨损、精神磨损。
由于生产该种设备的制造工艺不断改进、成本不断降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同种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减少,因而该类设备的市场价格降低,使原来购买的设备价值相应贬值,这种磨损称为第Ⅰ种无形磨损。第Ⅱ种无形磨损是由于技术进步,社会上出现了结构更先进,功能更完善、生产效率更高、耗费原材料和能源更少的新型设备,而使原有设备价值降低,原有设备的使用价值相对下降。
第五章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1、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的定义及其区别
国民经济评价定义名词解释:是从全社会或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角度,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项目所需投入的费用和可获得的效益,据以判别建设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宏观可行性。
财务评价定义名词解释:又称财务分析,是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的角度,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计算项目范围内的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清偿能力、盈利能力及外汇平衡,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析计算方法相同,评价目的和基础相同。但两者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从而存在着以下主要区别名词解释:1、评价角度不同   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社会)整体角度出发,考察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的角度出发,分析测算项目的财务支出和收入,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2、费用与效益的计算范围不同  国民经济评价着眼于考察社会为项目付出的代价(即费用)和社会从项目获得的效益,其计算范围是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可以说国民经济评价追踪的对象是资源的变动。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的角度,确定项目实际的财务支出和收入,其计算范围是项目(企业)本身。财务评价只计算项目直接的支出与收入,凡是流入项目的资金就是财务收入,凡是流出项目的资金就是财务费用。财务评价追踪的对象就是货币的变动。3、采用的投入物和产出物的价格不同  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影子价格,财务评价采用财务价格。4、主要参数不同   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家统一的测定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财务评价采用国家外汇牌价和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
2、财务评价指标名词解释:主要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和固定资产借款偿还期;辅助指标有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产负债率、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等。
3、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计算指标名词解释: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也可计算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等指标。
4、敏感性分析的定义名词解释:是研究建设项目主要敏感因素发生变化时,项目经济效果发生的相应变化,并据以判断这些因素对项目经济目标的影响程度。
敏感性分析一般计算步骤名词解释:①选择不确定因素(即敏感因素);②确定各因素的变化幅度及其增量;③选定进行敏感分析的评价指标;④计算某种因素浮动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和其敏感程度。
5、改扩建项目的定义名词解释:指现有的企事业单位在已有基础上,对原有设施、工艺条件进行扩充性建设或大规模改造,因而增加产品的生产能力或经济效益的项目以及原有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的项目。
6、盈亏平衡点名词解释:是销售收入线总成本线的交点,也就是项目盈利与亏损的临界点。
第六章   水利工程效益计算方法
1、防洪效益定义名词解释:指有该防洪工程可减免的洪灾损失。一般防洪工程只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